今日中国


新年那点事


2013-02-25 09:49:46     作者: 邹蒙蒙    字号: T|T    来源: 今日中国

 

靠着在电脑前的蹲守,终于在网上成功购得回家和返程的火车票各一张。3个半小时,北京以南500多公里,这是到我老家,山东潍坊一个乡村的距离。

除夕前一天到家,刚好赶上过年。

上坟

除夕夜之前的忙碌是必不可少的。早上吃完独特的用小米、菠菜和枣子做成的粥,家里人便开始忙活了起来。等到挂好族谱,贴完对联,打扫好庭院,老妈包的包子也基本可以上锅蒸了。

按照村里的习俗,除夕这天中午吃完包子之后就要去上坟,请已经故去的老人回家过年,同时祈求列祖列宗保佑人丁兴旺,风调雨顺,生活美满。我们邹家的坟地在一处麦田里,午饭过后,邹家的男性便带上烧纸、鞭炮和水酒到村头一同姓长辈家集合。这个时候,会见到很多平时里见不到的乡亲和一些在外打工或闯荡的长辈或兄弟,寒暄之后便排着长长的队伍出发。步行约半个小时到坟地后,长辈们负责压坟头纸,烧纸给那些逝去的人,小辈则主要是放鞭炮。待纸烧完,用酒水祭奠之后便开始放鞭炮。胆子大的小孩子总是喜欢抢着去举挂着鞭炮的竹竿,噼噼啪啪响过之后,人们便磕头拜祭,同时口中念念有词“老人们回家过年吧”,而后结伴而回。

水饺

在北方,饺子寓意更岁交子,是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除夕这天,合家围坐在一起包水饺,聊聊家常,这种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氛围更接近于如今人们对新年的理解。

按照村里的习俗,除夕晚上、初一早上及初三早上都是必须要吃水饺的。除夕这顿年夜饭意义最特殊,族谱已经高高挂起,已故的先人也上坟请了回来,外出打工闯荡的也已回家,一家团圆。初一早上的饺子比较与众不同,一般在做的时候都会在馅里面放6个或8个枣子和硬币,吃到了有枣子或硬币的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福有财。记得小时候最是盼望这顿水饺,而且吃的时候会专门挑那些个头大的水饺吃,希望能够得到好运。初三的那顿水饺更像是预示着新年的结束,吃过之后就得把族谱拿下来,等待明年才能再次挂起。

拜年

大年初一往往5点左右的时候人们就起床了,在四周不断的鞭炮声中上香烧纸拜祭,之后就会在族谱前铺上豆杆,跪在上面面向族谱向家里的长辈磕头。小孩子们也会在磕头之后收到他们新年的第一份压岁钱。吃过水饺之后,稍微休息一下人们就出门开始在村里更大规模的拜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挂起族谱,并摆好各种祭品。(邹蒙蒙摄)
 

拜年要先从自己同姓家族人开始拜起,然后再拜其他姓氏家族的长辈。因为我们这个姓在村里是大户,所以拜年都会比较早,常常天不亮就开始。拜年的人们在同姓一长辈那里汇合,喝个茶拉拉家常之后就集体出发,路上的空隙小孩子一般会谈论他们守岁一晚没睡的光荣事迹或者是春晚上的相声小品。每到一家,人们鱼贯而入、磕头、离开。而女主人则会端着装着花生瓜子和糖果的盘子追出来给小孩子们吃,给同行的大人们递烟,手忙脚乱。小孩子们会把大把大把的瓜子花生和喜欢吃的糖果塞满衣服所有的口袋里。如此走家串户,一圈下来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这天,村里的妇女们在拜完年之后会忙另外一件事情:凑纸。每家每户拿出一点烧纸交给一个在街上收纸的人,等每家都凑纸之后就出发去村头,然后开始祭拜不知哪路的神仙,一边烧纸一边唱,我们那称之为“念佛”,也不知道那些词是从哪里学来的。

村里有个五保户,无儿无女,据说祖上是我们当地的地主,后来地被没收,家道中落,平时靠收破烂为生。在烧完纸之后,他就拿起一面锣从村西头敲敲打打到村东头召集男女老少踩高跷扭秧歌,喜欢的妇女们都会去大街上扭一扭,他则负责音响,打鼓吹喇叭什么的都会。其他的人则会围在周围欣赏着他们的表演,一边指指点点一边跃跃欲试,一直到中午的袅袅炊烟送来弥漫的饭香。

我们那有句俗话叫“初二姥娘初三姑”,意思是初二初三要分别去外婆和姑姑家拜年。小的时候,那是一个收获压岁钱的大好时机;成年之后,更多的是长辈对于你婚姻状况的关心;待到成家,“初四初五回娘家”,则是回娘家和看望丈母娘一家的大团圆。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