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洪靖慧:常怀感恩情 永葆赤子心


2013-01-24 14:59:22     作者: 徐莺音    字号: T|T    来源: 中国福利会

“希望中国有个专为儿童演戏的剧团,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去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像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宋庆龄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宋庆龄的掌上明珠

1947年4月10日,宋庆龄亲手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儿艺),由儿艺创作出《马兰花》等近300个题材各异的优秀剧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近年来儿艺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剧目,《夜莺》、《丑公主》、《皇帝的新衣》、《兔子和枪》、《挑战3VS3》等,着重关注现代少年儿童的审美情趣,深受小观众的喜爱。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每年创作2-3台新戏,演出7-8个剧目,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等省市演出,场次超过330场,观众人数达20多万人。

2004—2005年,儿艺成功举办了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节,引进优秀的海内外儿童剧,丰富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搭建起国际儿童文化交流的平台。

从1999年起,儿艺开拓探索“亲子场”的运作模式,并建立亲子会员俱乐部,现有会员人数超过5000人。2006年初,中福会儿艺多功能剧场竣工并将于明年春节正式对外演出,亲子场演出实行“周周演”的形式,每年超过150场。为丰富上海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活,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与关心下,儿艺把儿童剧以广场剧的形式走进上海社区、郊县演出,每年演出50场,旨在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儿童戏剧观众。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从2004年开始,积极筹备建筑起一座专演儿童剧的剧场--马兰花剧场。分为两个剧场:一个460座位的马兰花剧场,还有一个160座位的亲子空间。排演厅以“周周演”的形式在双休日上演戏剧,它旁边的青翠草坪可提供举行各类亲子活动。“要看儿童剧,就到马兰花。”这已经成为上海儿童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休闲娱乐方式。

自1960年至今,1500多万的小观众在儿艺的陪伴下成长起来。正是在儿艺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宋庆龄的事业在儿童戏剧舞台上焕发出夺目的异彩,而洪靖慧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洪靖慧:常怀感恩情 永葆赤子心

文 / 徐莺音

洪靖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编剧。她创作的大型儿童剧《田螺姑娘》、《斑点狗马鸣加》、《宝莲灯》等均成功上演。她编写的话剧,如改编自余华的小说《兄弟》,极富上海特色的原创大戏《大哥》等获得戏剧界广泛关注,在观众中反响热烈。

除了擅长大戏创作,在小品创作上,洪靖慧也彰显出了她的才气。在2006年上海文艺系统举办的大型小品征集大赛上,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洪靖慧创作的小品《缘是一家人》荣获了大赛中的金奖,之后,这一小品还斩获了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四进五社区小品汇演金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最佳小品奖 、CCTV小品大赛奖等。

初出茅庐遇大戏

2006年洪靖慧硕士毕业,成为中福会儿艺剧院的一名编剧。洪靖慧进入剧院后的第一部大戏是《田螺姑娘》。当时的她到儿艺仅仅半年,一个刚进剧院的年轻编剧能立刻有一部大戏上演,这在上海乃至全国院团都是难以想象的事。

第一次做儿童剧编剧的洪靖慧,为了使《田螺姑娘》更加生动活泼,符合孩子们的审美观,她到学校与孩子们聊天,听听他们喜欢什么,看看他们关注什么。她还去宁波乡间体验生活,去各大图书馆收集资料。为了塑造田螺姑娘这一人物勤劳朴实的个性特点,更精心设置了反衬角色“蜗牛公主”。

在导演蔡金萍和剧组人员的帮助下,洪靖慧充满童趣的《田螺姑娘》成功上演,主角田螺姑娘深得儿童剧观众的喜爱,反派人物蜗牛公主也在少年儿童观众中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2008年国家文化部为庆祝奥运在北京胜利召开,举行了剧目汇演活动,由洪靖慧编剧的儿童剧《田螺姑娘》入选上海进京的七台大戏之一。对于一个刚起步的编剧而言,洪靖慧初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逆境中的支持与信任

在洪靖慧全心投入她的第二部大戏《斑点狗马鸣加》时,遇到了一个“坎”。《斑点狗马鸣加》是根据一本脍炙人口的儿童小说改编的剧作,刚接到这一创作任务时洪靖慧就很喜欢这个题材,很快就把剧本交到导演手里。但没想到,导演在看过剧本后,认为和自己的创作理念不同,重写了一稿剧本,提出按照他的版本来排练。这件事给初出茅庐的洪靖慧一个很大的打击,敏感的她流露出失望、消极的情绪。

让洪靖慧感激的是,剧院领导选择了坚持用她的剧本,并找导演商谈,在导演不接受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换导演。这样的决定对于一个青年编剧,这种信任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让洪靖慧更专心地沉浸到创作中,更敢于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斑点狗马鸣加》上演后不断获得北京专家的好评,也深受小观众的喜爱。

坚守心中的那一片净土

儿艺编剧的待遇不高,来自外界的诱惑也很多,正是源于对儿童剧的热爱和对宋庆龄事业的坚定信念,使洪靖慧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洪靖慧说她从小就被《马兰花》、《小足球队》这些经典的儿童剧深深吸引,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其中的主角。

然而,在加入儿艺剧院实现自己童年的理想之后,慢慢地她发现摆在面前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是,生存状态与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我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年轻,想追求理想,加上家里支持,所以可以试着不那么看重经济回报。”

洪靖慧坦言,物质不是她最为看重的东西,儿艺人热爱生活、热爱舞台、热爱儿童的“赤子心”一直感染着她,让她有着很强烈的归属感。她说:“儿艺的老师们都很可爱,开会、排练的时候经常会充满欢声笑语,连讲话的表情都生动有趣,人与人之间非常真诚。”的确,儿艺剧院给了她舞台,给了她机会,给了她自由,她渴望在这里坚守理想,努力耕耘。她也有自己小小的希望:“我希望外部环境能尽力给年轻编剧好机会,让我们能多和大导演、好导演合作,替我们的剧作加分,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戏剧是综合艺术,编导生分,如逆水行舟,绝对不可能出好作品,编导一心,风雨同舟则能创造出优品佳作。”

洪靖慧始终坚信,只要付出孜孜以求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一定会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她倍加珍惜每个创作机会,感激那些在她成长之路上给予她帮助的师长和前辈们。她深信,对青年人来说,一切都是积累,一切都是恩赐。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