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援藏,内地医生在桑日


2014-04-03 11:36:20     作者: 本刊记者 张洪    字号: T|T    来源:

关注村医培训

去西藏前,36岁的胡勇对地广人稀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坐着颠簸的越野车在广袤的原野上穿行时,他才明白西藏医疗发展之难,西藏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2.1个人,常常从看到上一户到下一户要隔上一两个小时,援藏半年来,走遍了桑日县三乡一镇42个行政村,胡勇发现当地农牧民就诊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来到桑日后,胡勇与自己的新“搭档”夏智成了同行,两位在湖南素不相识的老乡,因为援藏而走到了一起。

当地人对住院并不是那么在乎,孕妇宁可在家里生产也不愿意被医院接生,卫生条件和安全都存在隐患,胡勇说,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义诊现场,右二为胡勇 图/王昕秀

来到桑日后,看过当地42个行政村,村医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引起了胡勇的关注。这里的村医培训一两年就开始上岗,在诊断和用药方面显得“手生”,“对他们的培训必须提上日程。”

让胡勇担心的是,如果把所有的村医都召集到地区或县里培训,这期间,农牧民看病就医会存在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谈起这些,胡勇面露难色,“40多个村医前来培训,吃住语言等也都是问题。”

援藏人员通常要经过“本人自愿,家人同意,组织选拔”三个关口才能顺利成行,胡勇因此很珍惜这次机会,希望尽力解决当地人的就医问题。为了不打扰村医的正常工作,他想了很久,希望通过地方卫生局,根据地方医疗环境、村医的文化水平等特点编写一套医疗手册,发放给村医学习。

 
免费义诊吸引了当地人前来咨询 图/王昕秀

“现在网络发达,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定期培训,帮助村医掌握常见病的治疗。”胡勇希望,在他的援藏期限内,能在本地成立一个村医培训中心。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援藏医生的心愿,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胡勇和夏智最期待的是把技术留给桑日。如今,出于工作的需要,胡勇经常与夏智交流,说起这些,他很开心,“挺好,也算一个援藏的搭档。”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4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百姓的期盼就是政府的工作。

更多>> 深度报道

从“两会”看民生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教育改革如何 ...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4年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