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拉萨:日光城的变迁


2014-03-06 16:10:08     作者: 本刊记者 张洪    字号: T|T    来源:

不惜成本的生态保护

交通方式的变化让拉萨与周边地区的距离不断缩短。

45岁的曹鹏程清楚地记得,1980年代,他跟父母回陕西渭南老家,要先花3、4天的时间搭车去甘肃柳园,在那里,才能坐上回家的火车。如果买不上票,还要在柳园住上一两天。

现在,火车、大巴、飞机……众多选择让这一切变得简单。

曹鹏程亲眼目睹了拉萨城的迅速变化。1986年,他坐飞机去重庆上大学,先要提前到拉萨机场住一夜,那时拉萨只有早班飞机,路又破又烂,100多公里,要颠簸4、5小时才到。如今,这一切都成被甩在了记忆的深处。乘坐大巴,不到1小时即可到达机场,那里最多一天有80多架飞机起落,旅客年吞吐量已突破200万人次。

在拉萨曾经流传着一个“黑色幽默”:到了冬天,唯一的绿色就只剩下十字路口的绿灯。然而今天,漫步街头,冬意未退,绿色却不断跃入眼帘。以城市道路绿化为重点的拉萨“绿廊工程”,种植了杨树、榆树、银杏、雪松等适合高原环境生长的植物,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

为了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2012年,位于拉萨河南部的南山开始了大规模的绿化,这项总投资100亿元的工程,从以色列、美国引进先进技术,种植雪松、侧柏、油松等,造林时间初步规划为10年(2013-2022),从拉萨河引水上山进行浇灌,依靠这些树木制造氧气,防风护沙。

同时得到重点保护的还有位于拉萨西北部的拉鲁湿地,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被誉为拉萨的肺。为了保护好这块湿地,拉萨市规划投资7亿元,用来进行湿地核心区住户搬迁、部分渠道生态恢复等工程。

曹鹏程说,“藏族人本身就跟自然和谐相处”,他列举说,“目前,在拉鲁湿地,冬季飞来的候鸟,如野鸭、黄鸭、黑颈鹤等数不胜数。”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并没有放过拉萨,60岁的格桑平措记得,他小的时候,一抬头就是满天的繁星,现在,星空似乎远了,远处冰山上的雪帽子也在一点点化掉。尽管如此,拉萨的空气质量还是持续领跑中国。

在整治污染源方面,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斩钉截铁,他表示,“有污染的企业坚决不做。”

如今,“环境立市”被放在拉萨“五大战略”(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法治稳市)的首位,拉萨周围1000公里内没有任何污染,这让齐扎拉十分自豪。前不久,他去纳木措湖附近考察,赞叹那里的风光可以同南极媲美,藏历年前夕,谈到拉萨的生态保护,这位藏族人自己的书记郑重承诺,“一定要把这片圣土守住。”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4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百姓的期盼就是政府的工作。

更多>> 深度报道

从“两会”看民生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教育改革如何 ...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4年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