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应怀樵教授的诺贝尔情结


2013-11-05 19:06:00     作者: 王凤 黄鑫    字号: T|T    来源:

应怀樵,教授、研究员。现任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委主任,北京应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振动噪声控制、信号信息处理、测控技术、故障诊断、模态分析以及数采与信号分析仪器(虚拟仪器)研究开发工作。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申报并获得诺贝尔奖是每一位中国科学家的梦想,应怀樵教授一生最大的梦想是让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虚拟仪器”获得诺贝尔奖。作为一名以科技报国为己任的科技工作者,应怀樵在中国虚拟仪器技术领域默默奉献,创新不止,成果斐然。虽然在诺贝尔奖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应怀樵教授从不气馁。为获得诺贝尔奖,为使中国在“虚拟仪器”领域屹立世界科学前沿,他倾其一身,奉献一生。在应怀樵身上体现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当代“樵夫”扎根国家科学界

应怀樵出生在浙江绍兴,这里人文底蕴深厚,他在蔡元培曾担任校长的小学里受到优良教育,从小便立下了为民族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应怀樵教授

1959年,应怀樵考入浙江大学,就读于工程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不久之后,应国家发展需要,这个班级被调整到数学力学系应用力学专业,他的人生也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开始面对不同挑战:196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铁道科学院,致力于高速列车风洞课题研究,并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实习,学习风洞测试分析技术;1965年他参与了我国西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爆炸防护工程研究,学习原子弹爆炸测试技术,接触了振动噪声和频谱分析;这之后,应怀樵又学习了数字计算机和信号处理分析,专业涉及振动和频谱分析。

应怀樵常常说自己就是一名低头砍柴的“樵夫”,5次转换专业,练就了他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研究多学科项目的优势,为中国后代人砍掉了科研路上的荆棘,为国家“虚拟仪器”收获了捆捆干柴,让中国的“虚拟仪器”研究如熊熊大火般燃烧在世界顶端。在他看来,为国家科学界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是这个时代赋予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将为国家虚拟仪器的发展不遗余力。

以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其他国家。应怀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知科技研发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伴随着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口号的提出,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科研路,真正为人类带来了中国现代原创的科技发明。

 
应怀樵(左五)教授参加学术会议

应怀樵介绍说:“所谓虚拟仪器,并非是传统的仪器,它是指以集数据采集和信号调理器、信号处理技术与PC机技术于一体的软件为主制造仪器。”事实上,1965年应怀樵教授参加国防核爆炸防护工程课题—地下铁道核爆炸震动噪声与动力学测试分析的研究,当他遇到地铁道床的下沉残余位移(0HZ)用硬件无法获得的难题时,就萌生了虚拟仪器的大胆构想—“用数字算法和软件取代硬件”;1973年他尝试用数字计算机的软件数字积分和数字谱DFT分析取代传统硬件模拟积分和硬件滤波的方法解决上述难题,1979年获得成功,成为虚拟仪器的最早成功范例。同年于杭州召开的国防科委核试验全国防护工程学术会上,他提出虚拟仪器的核心概念—“用软件制造仪器”,获得主持会议的中科院力学所原所长郑哲敏院士、清华大学原副院长张维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李国豪院士的赞扬和支持,这一概念的提出,比美国NI公司提出的“软件是仪器”概念整整早了7年。

2012年3月7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的答记者问中,再次强调“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旨,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虚拟仪器正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成功的重大成果。

而早在1983年,由于无法使用磁带记录仪与信号分析仪的原因,应怀樵用身上仅有的300元钱筹建了中国东方研究所。30年来东方研究所始终坚持“创新是灵魂”的观念,同时,应怀樵还将中国24节气中的“惊蛰”定为东方研究所每年一度的创新节,他希望东方所的每一个创新发明如惊蛰春雷一般,为国家带来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先进的技术。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