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告别“临时工”


2013-08-12 11:23:06     作者: 本刊记者 陈君    字号: T|T    来源:

2013年6月3日,关于陕西延安一名城管队员在冲突中跳起猛踩商户头部的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后经延安市公安部门核实,这名殴打、猛踩商户者是“临时工”。而当延安城管在街头上演“全武行”之后,“临时工”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从“发飙女警”到“央视大火押运员”,从“武汉硚口临时工城管打死大学生”到“中华脊梁奖临时工伪造文件”⋯⋯在中国,“临时工”已成了一个奇异的现象。他们是犯事儿的,也是扛事儿的;他们是干活的,也是顶雷的;他们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他们有很多不应该存在的理由,却在现实中处处显身。

“临时工”溯源

事实上,“临时工”并非中国所特有,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存在着“临时工”。据2013年6月7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称,美国整个国家的临时工数量创下新高,达到2700万人;德国劳工局2011年的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有临时工91万人;韩国、日本等国也存在数量众多的“临时工”。

中国究竟有多少“临时工”?迄今,尚没有公开资料显示详细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期以来,在庞大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有一个处于模糊地带的群体,这些编外人员名称各异:交警、城管等部门叫协管员,警务系统则叫协警、辅警,甚至在法院、检察院等部门也有存在,他们一般担负书记员、记录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等所谓“辅助性”工作。除此之外,很多单位将编外人员称作“临时工”,以示与“体制内”相区别。

然而,这些编外人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临时工”。中国“临时工”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4年5月,当时国家劳动部公布了一份《关于建筑工程单位赴外地招用建筑工人订立劳动合同办法》,里面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引进了“临时工”的概念。从此,“临时工”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人事编制束缚了机关单位的手脚,吸纳编外工作人员,解决用人需求的矛盾成为一种趋势。

在那个年代,在特定的语境下,这些人被称为“临时工”,意思是与“正式工”相区别。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临时工”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没有编制、没有财政拨款、没有合同,甚至没有福利和保障。即便是如今,“临时工”的待遇也不算好,延安市城管局党委书记侯世怀坦言,他们单位的协管员除了每月不超过1000元的总薪水外,没有其余的收入,甚至也没有社保,仅有每月几块钱的工伤保险。

支出成本的廉价,使得编外用人已经成为各种类型机关事业单位的常态现象。这种现象延续至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普遍存在编外用人现象。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愿意“偏爱”编外人员在于:一是,各单位编制被严格限定,但公共服务事项不断增加,小马拉大车,一些单位被迫使用编外人员;二是,“临时工”聘任随意性很大,既能缓解人手紧张的困难,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成本。

河南审计部门2009年曾进行过一次排污费的专项审计,结果表明,6县(区)环保局实有人员765人,但财政供给人员仅159人,只占总人数的20.8%,而自收自支人员也就是编外人员,占总人数的79.2%。

而截至2012年11月31日,江苏淮安市淮阴区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事业单位中,卫生、城管、教育这三个部门编外用工数占全部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总数的88%。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