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岭南唱响惠民歌—访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


2013-02-06 11:29:44     作者: 本刊记者 曾平    字号: T|T    来源:

冬日的岭南惠州,草木葱郁,鲜花盛开。记者登上翠绿的挂榜山远眺,波光粼粼的东江穿城而过,高楼大厦点缀在湖光山色之间,如诗如画,安详谐和。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惠州为广东省历史名城,传说中仙人乘木鹅翩然而至故得名“鹅城”。惠州自然景色迤逦,集湖、山、泉、海、江于一体。现辖惠城区、惠阳区和博罗、惠东、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和仲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

 
湖光山色映惠州

2012年岁末,在摆设简单的办公室,记者见到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这位55岁的市委书记,来到惠州几近10年,先后任市长、书记,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为惠州的发展殚精竭虑。

近年来,作为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的惠州市,围绕“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这一总目标、总任务,大力实施“人本立市”战略,在长期实践中梳理形成了“五个民共”的发展理念,推动惠民之州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实现了民生幸福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们的采访就是围绕“惠民”开始的。

今日中国:惠州作为一座惠民的城市、幸福的城市,被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认同,这得益于惠州近年来在科学发展、惠民利民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实践。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您认为惠州科学发展之路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增进民生幸福?

黄业斌:可以说,惠州科学发展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人本立市,具体来说就是坚持走“五个民共”即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共乐和民共治的路子。

经济发展是手段,民生幸福才是最终目的,这是我们在坚持和推进“五个民共”过程中的真切感受,也是我们对科学发展的深化认识,一直以来,我们将这种观念融入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

 
黄业斌(中)与居民唱粤曲贺新春

近年来,惠州经济取得快速发展,“蛋糕”不断做大,我们深知,在这个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分好“蛋糕”的问题,只有分好“蛋糕”,才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幸福,才能化民力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久动力。

为此,惠州大力实施“人本立市”战略,积极打造“民生财政”,“主动找钱办民生实事”,近年来,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建设,每年办“十件民生实事”,集中有限财力为老百姓办大事、办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水平,以实现民生幸福的“弯道超车”。同时,坚持公共服务全民共享,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教师待遇“两持平一鼓励”,全面实施“一村一站一医一护补贴一万元”,市区景点、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坚持基本保障全民共有,率先推进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探索在房地产项目中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让保障户住得上、住得好。据统计,过去5年,惠州累计投入改善民生资金434.4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3.9%。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连续3年获评“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2年,惠州被确定为广东省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的唯一试点市。以此为新的起点,惠州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抓手,统筹全市财政资金,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启动12个专题210项改革试点任务,让发展成果进一步普惠于民。

幸福还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心态。惠州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养,全市人民积极参与扶贫济困、义工服务等活动,培育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幸福认知和良好心态。在惠州,本地人不欺生,外地人没有被排斥感;社会包容和谐、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积极向上,广大市民既是文化惠州的建设者,也是和谐文化的享受者。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