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谈爱情,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过,在电视上看有关婚姻爱情方面的电视剧、娱乐节目,倒也是很多人茶余饭后的乐事。记得多年前,北京电视台曾经有过一档相亲节目,叫《今晚我们相识》,那时候电视还没有上星,估计节目的普及面只在北京地区,但就是这个节目,让北京市民很好的关注了一阵。也就是那时,我记住了节目的主持人杨光的名字。如今20多年过去了,“今晚我们相识”早已被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和北京卫视的“选择”所代替。而那个美女主持人杨光也不知道现在身居何处干什么行当。我知道,我的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怀念那个时代的。

也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也曾经看过小说《爱情的位置》、《爱,是不能忘记的》、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街》、《庐山恋》、《山道弯弯》、《李双双》、《牧马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甜蜜的事业》、《嫁不出去的姑娘》等等,对于经历过文革的人们,对于这些闯禁区的作品,是那样的眼前一亮,是那样的激动人心。如果用久旱逢甘雨来形容,一点也不况外。尽管那个时候我的年龄还小,但少年懵懂的我,也还是对男女爱情产生了不小的冲动与期待。现在我明白,我的早熟确实与那个时期的思想解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去年,电影《山楂树》着实火了一把。我看后,觉得一般,最大的问题是不真实。因为我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向往浪漫的爱情,但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池塘里游泳,也不可能让姑娘坐在自行车前梁上招摇过市。我们看到的爱情,通常是男的在前面走,女的在后面五六米装做没事人似的跟着,至于像今天的年轻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敢拥抱接吻,是无论如何不敢想象的。我清晰的记得,我们80年代上中学,甚至是此前上小学,男生和女生的座位往往是隔开的,少则一拳,多则可以摆一块方砖。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男女关系。前几年,我们中学同学聚会,晚上到歌厅娱乐时,有五六对同学跳舞时搂得非常紧。有个男同学竟然哭着对我这个当年的老班长说,真的感谢你,如果不是你组织了这次同学聚会,我恐怕一辈子都不敢跟我的同桌说话。今天,我终于大胆的告诉她,我其实从小就喜欢她,这种感觉在心里埋藏了30多年。
因此,当我看到电视台的“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爱情连连看”和“选择”等相亲节目时,我是那样的乐此不彼,那样的开心大笑。我爱人对此常常不解,她说你挺大的人,孩子都十几岁了,还对相亲的节目这么有兴趣。我说是啊,我真想再回到年轻的时候,也大大方方、从从容容、乐乐呵呵、美美滋滋上电视相一回亲,你看看,一个男士可以面对24名或30名美女,即使牵手不成,过过眼瘾也是满爽的。女儿听到,说老爸你也太花心了。就凭你这老脸,没一个女孩喜欢你。我一听,装做很生气的样子,告诉女儿:你还别这么说,我要是真去了,说不定有个别女孩会激动得泪流满面的。女儿也不示弱:您别臭美了,人家女孩激动的哭,是坐在宝马车里,而咱家的车不过是七八万的比亚迪!
女儿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想不到她对“非诚勿扰”也是关心的。我真想告诉她,虽然我不欣赏《山楂树》的虚假,可我对后来的骑自行车谈恋爱还是充满留恋的。可我又不好对女儿说,我的初恋就发生在自行车上。那年,我和一个女孩一起看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回》。电影结束时,已接近晚上10点,我对女孩说,你们家那边公交车已经没了,我骑自行车送你回家吧。女孩说,那要很远的。我说我不送你,那你怎么回。女孩说我住我亲戚家。我说还是不麻烦人家,我给你送回家,正好路上聊聊天。女孩犹豫了一下,说,那好吧。我当时心里窃喜,我明白,这深更半夜的,一个女孩敢跟你走,一定是喜欢你,信任你,这事有谱儿了。果然,走到半路,女孩双手紧紧搂住我的腰,脸自然的贴在我的后背上,我感觉浑身上下像过电一样,脚下无形增添了很多力气。等到了她家门口,当我要离开时,女孩猛然转过身扑进我的怀里,我们疯狂的亲吻起来。等我骑上自行车离开她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时,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怕。相反,看着那些黑乎乎的水稻,我竟然感觉到眼前是一片一片的金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爱情的力量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