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信阳是传统农业大市,如何持续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
郭瑞民:我们抢抓国务院明确提出支持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坚持以试验区建设统揽“三农”工作,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为具体抓手,着力推进持续做好“三农”工作,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去年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5.4亿斤,较上年增加0.36亿斤,实现连续8年增产,稳居全国18个粮食总产百亿斤大市之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增育工程,培育优质农副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知名品牌。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787家,入社农户59.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9%,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社”,占全省表彰总数的1/10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全市茶园面积达18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4.6万吨,产值达到55.8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3000元以上。特别是成功研制“信阳红”,实现了红茶绿茶交相辉映,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今日中国:信阳在统筹抓好民生改善、民主法制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同时,如何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郭瑞民: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十件大事的基础上,扎实办好信阳市“十件实事”,努力形成中原经济区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我们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着眼,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着手,办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民生大事。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力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制定了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用于社会保障和教育事业的支出分别增长39.3%和22%。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637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896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8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社会保障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1.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69.6万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标准有了较大提高,初步实现了养老、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对不同人群的全覆盖。切实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建成经济适用房13.1万平方米、廉租房18.3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9437户、3296万元。切实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资金6.8亿元,实现了城乡低保五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农村敬老院新建、改建、扩建任务全部完成。落实两免一补资金6.3亿元,高考万名进线率连续4年居河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