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社会生活> 人物> 胡同张和“胡同张”


胡同张和“胡同张”


2010-10-18 15:14:57     作者: 文◇本刊实习记者 寇 青    字号: T|T    来源:

博物馆馆长

“胡同张”——这说的是张毓隽的艺名了。一个不到五十岁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被称作是坚守老北京文化阵地的斗士,今年还被评为20位“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中的一位。可是目前让这位文化斗士头疼的事情,就是要面对博物馆的“自生自灭”。作为唯一一座以胡同文化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经历了多年的入不敷出,“胡同张”必须要面对今年十月租期就要截止,这座博物馆很可能就要彻底消失的窘境。

一切都还要从1996年说起,那时的张毓隽便有了创作一条微缩景观街的想法,主要反映老北京市井生活场景,最初只打算做30米,可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干脆取了个吉利的数字“百”,于是就有了百米老街的雏型。他1998年开始动手,虽然张毓隽之前的工作是邮局的美工,但是自小热爱美术的他却从未受过专业的训练,凭借着创作灵感和对生活敏锐的观察,他不用绘制蓝图,也能找到这些微缩建筑的最佳比例。

“最难的是图片资料太少”,他在回忆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时说,“关于30年代老北京店铺的照片很难找,我只能翻阅大量的书籍,从文字的描述中寻找线索,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我并不想达到完全真实的效果,我更希望这条街传递的是一种味道,给看的人留有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老北京的文化。”

 
胡同张一层

2003年非典期间,张毓隽夫妻二人足不出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百米老街的创作中,“小的物件是最不好做的,像店铺上挂的幌子,人手里拿的东西,很费眼睛。还有就是这些建筑物的颜色,要做旧,要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学美术出身的王玲玲说道,“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才有了现在这些成品。”

实际上,从张毓隽离开了四合院,搬进高楼的那一天起,他就萌生了办私人博物馆的想法。“住进高楼以后,经常做梦。做一些小时候在四合院里的梦。四合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有那些被剥蚀的老墙和碑文,都充满了岁月风尘的感觉,让我记忆非常地深刻,”张毓隽一提到生活了25年的胡同,立刻神采飞扬。他心里惦记的事情,很多北京人也都在惦记着。而一直被他惦记着的胡同里的日子,都通过这座博物馆又被找了回来。

张毓隽已经有了很多花费多年心血创作的手工艺品和众多的玩具收藏,筹办博物馆的过程看似水到渠成。但实际上,“胡同张”一路走来,可谓困难重重。

2007开馆之前,原始投资人的资金就已经全部用完,因此从开馆到现在,完全靠夫妻俩的存款在维持。由于管理费用过高,张毓隽不得不撤掉了最初十余名的工作人员,现在讲解和接待工作全由他和夫人轮流承担。今年10月,博物馆的租期就要到了,“那个时候就要将这些藏品打包回家了,对此我也很无奈”,张毓隽说。没有政府和相关文化机构的重视和支持,是胡同张得不到足够宣传以致面临关张的重要原因。从开馆到现在,博物馆仅收到过两笔赞助资金。一笔是来自北京市市委组织部2007年将张毓隽评为优秀人才时,奖励的3万元;另外一笔是一位美国人在参观过胡同张之后,从国外寄来的500美元。

“现在的我处于两难的境地,生存很困难,想把博物馆支撑起来,但是能力有限。”张毓隽无奈地说。

“可是我从没后悔过,就算这个博物馆‘自生自灭’了,我也无所谓。”在张毓隽看来,胡同张是给人们一个追忆往事的场所,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平民博物馆。他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分享,而“做的越久,越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之大。只要这个馆曾经存在过,能够感染那些喜欢北京文化的人们,就算成功了。”

也许从这个角度出发,胡同张并不算是非常“私人”的博物馆。张毓隽说:“如果以后国家想要再建这么一个主题博物馆,我肯定会把展品都拿出来的。因为我早晚都要走,这些东西与其属于我,倒不如让它们拥有我。我希望它们留在世上,我觉得它们是属于全社会、属于全人类的。”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8

海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已成为世界海洋国家的共识。

更多>> 深度报道

建成世界上最 ...

中国基本医保已经覆盖了96%的人群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文称,中国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是“地球上覆盖面最广的医保项目”,“世界上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能够在5~6年里达到这种成就”

“老有所养” ...

现在无论是偏远农村的村民,还是城镇中的非从业人员,或是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都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养老保障。“养儿防老”这个中国人延续数千年的观念开始打破

更多>>在线调查

在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