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两栖动物”的理财经
2012-07-17 19:03 作者:张一琴

全职太太程仪热衷投资房产多年,涉足范围从高档公寓到写字楼,再到国外的别墅。近日小聚,朋友问她每年租金收入多少时,她淡淡地说,200万吧。

去年冬天,她选择全家到夏威夷豪华游轮度假,并在那里购买了顶级奢侈品牌的手袋;但有意思的是,她也常去天意小商品市场购物,去之前她都会特意地化点妆、拎个大黑袋子,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小老板,因为这样跟批发商砍起价来更有说服力。

 
白领也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

生活中,程仪细微的精明之处不胜枚举。那日小聚将散,她提议去逛逛附近的外贸店,“现在商场衣服的标价也太高了,太不划算。”上次在韩国外贸店买的几件50元一件的T恤,她觉得还不错。

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宁将这种模式称之为“两栖消费”:“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消费领域运用了不同的消费预算策略,并用一方的收敛节俭来支持另一方的支出花费,从而顺利实现了局部消费水平的提高。他们犹如两栖动物,在水域和陆地分别按不同的规则来生存。”

北京是中国富人及中产阶级最多的城市之一,很难判断程仪这样的人属于哪个阶层——或许是富人,或许仅仅是中产阶级。

早在2007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就已经提出,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中产阶级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高端市场进行趋优消费,在低端市场进行趋低消费。

人们愿意付出比普通产品高出20%至200%的价格,去购买高品质、高利润且充满感情色彩的商品和服务;但在低端市场,却全力以赴地寻找价格低、质量高而且可靠的商品。

中国的中产阶级面目模糊,通常被认为是收入较高、事业稳定并具有较为强大消费力的人群。在物价高企的年代,中产阶级甚至较为富裕人群通过分配消费重点,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该花就花,能省则省,让自己成为消费领域的“两栖动物”,正在变成一种重要的理财方式。

年薪数十万的焦虑

有人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是这样一群人:已经脱离了为基本生计而努力的阶段,有一份超过平均工资水平的工作,拥有房子、汽车、股票、基金等一些动产和不动产。相比于底层人民,他们过上了相对体面的生活,但远远没达到可以随意满足消费欲望的阶段。他们可能是高级经理人、中小企业主、专业人士、政府官员、科技新贵或文化人士。

高居不下的房价、日益上涨的物价、扑朔迷离的经济形势、巨大的工作压力、经济不景气时的失业担忧、花样百出不断攀升的育儿成本、父母及自己的健康和养老,以及内心里关于提早退休的梦想……都在加剧这一群体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天涯论坛上,拿着几十万年薪抱怨生活成本太高的帖子屡见不鲜,跟帖网友中有同感者居多,但也有人反驳楼主:照你们这么说,年薪三五万的都别过了。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