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满载国人期望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托举神九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发射场腾空而起,去赴正在距飞船约1万公里的太空中的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之约,自从213天前与返回故乡的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天宫一号已在等待神九来访的过程中,独自绕地球运行了3000多圈。
6月16日15时40分,神舟九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
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飞往“天宫” 图/中新社
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在抛掉逃逸塔、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等一系关键动作后,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最被关注的刘洋被大家创造性的称做“神女”,巧合的是,49年前,人类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也是在6月16日这一天成功飞天。在6月15日,在东风航天城问天阁举行的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英姿飒爽的刘洋回答记者提问时充满自信和诗意地说:“在完成任务之余,我想尽可能多地体验一下太空奇妙的失重环境,多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地球,多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会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记录下来,带回来和大家分享。”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电视截屏)
6月18日14时许,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自动对接,为六天之后即将进行的手控对接奠定了基础。对于为何掌握了自动对接的技术后还要进行手控对接的试验,专家解释手控和自动是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必备的两种手段,手控比自动的精度要高,成功率也高,同时能节约成本和太空燃料,同时也是自动交会如果失败的有效补充。根据飞行方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在飞船轨道舱内就餐,在天宫一号内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锻炼和休息。
至此,此次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四大首次”正一步一步得以顺利完成,即首次实施手控交会对接、首次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驻留、首次有女航天员飞行、首次十多天载人飞行。
这一系列首次,无疑显示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对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从6月12日到16日,记者有幸成为此次交会任务的一员。记者亲历了神九发射现场,感受到火箭发射时的激情澎湃,也在航天员出征仪式和他们与记者见面会上亲见三位航天员的自信风采,当然,也在对各系统相关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此次交会对接任务,有多少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同时也在媒体同仁对此次任务的高度关注中,体会到全国各界人民对此倾注的巨大关注和期待。
记者无疑是幸运的,当然,同样也可以说,这一代中国人也是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