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各地
南北风姿话镇江
2012-06-25 15:40 作者:文/武眉凌

甘露寺雄距在北固山后峰顶上,寺宇向西延伸如一条青龙蜿蜒在苍穹间,这也是北固山“寺冠山”的由来。如今人们到甘露寺,津津乐道的是戏剧《龙凤呈祥》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里生动地记述了这段故事。

汉代(前206—公元220),火烧赤壁之后,刘备不肯将荆州归还东吴。周瑜向吴王孙权献计,以孙权妹妹孙尚香为饵,诱刘备来京口联姻招亲,趁机逼还荆州。不想此计被诸葛亮识破,于是将计就计,刘备最终携孙权妹孙尚香逃出北固山,追兵周瑜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船帆渐行渐远,“丢了夫人又折兵”,成了千古笑谈。

后峰北侧有一名楼多景楼,是长江沿江名楼之一。也是历代官府、文人墨客雅集之地。米芾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并亲书匾额悬挂楼前,且吟一绝: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

自有山林招隐逸

“隐人择胜景”,“胜景多隐人”。前面提到的隐居长江小岛上的焦光,皇帝三次派钦差诏他进京做官,他以三诏不起而名垂千古,相传最早发现镇江山清水美是隐居的好去处的,是汉代的茅盈。茅盈是咸阳人,公元前82年来到镇江的句曲山,隐居修道。他的两个弟弟本来在朝为官,欣闻兄长得道,辞官寻找,于是此山改名茅山,兄弟三人得道成仙,后人奉他们为“三茅真君”。

茅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它是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东晋时,中国道教理论的奠基人葛洪修炼丹药于茅山抱朴峰。仙界是中国本土道教创立的,仙人存在以及仙界在中国人心中占有的地位,葛洪功不可没。他继秦阮仓《列仙图》、刘向《列仙传》之后,撰写了较为完整的《神仙传》,影响颇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的佛教如此鼎盛,与山中隐士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有关,就是这个“山中宰相”,在山中“听鸟鸣、酿桂酒、采野药……”的同时,关注外面朝野动向,促萧衍下定废齐建梁的决心。梁武帝即位后,曾写出“山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的诏书。陶弘景答曰:“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虽如此,但梁武帝每遇国家大事,都要上茅山咨询陶弘景。据说,梁武帝曾四次出家,然后朝廷再出重金赎身,为寺院筹得几亿银两。

南山风景区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林木清幽。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隐居于此,直到终老。据说戴颙隐居山中时,最喜欢听黄鹂鸣叫,常携酒和柑独坐绿荫中“往听黄鹂”。这就是“戴颙斗酒双柑听鹂声”典故的由来。《千家诗》和《幼学注解》等书中均有记载。在听鹂山房中小憩,真的体会了“绿荫不减来时路,添的黄鹂四五声”的意境。仿佛听到了戴颙改编创作的《广陵》、《游弦》、《止息》,那是从心里从指尖悠然而出的神曲。

 
金山芙蓉楼夜景

梁武帝的长子萧统,也隐居在此。他性爱山水,聪慧好学,被立为太子后,在南山读书,于读书间隙召集文学名流在增华阁编辑《文选》30卷,即著名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第一部诗文选集。“文选读烂,秀才过半”,31岁的昭明太子没能即位就匆匆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文选》、他琅琅的读书声,却永远不会离开人世……

在南山,意外遇到了米芾墓。北宋画家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他本病死于淮阳官邸,其子米元晖遵照父亲遗愿,将遗体归葬镇江南山鹤林寺前。他忘不了这片山林让他灵感喷薄,创下了“米氏云山”。

东门坡前梦溪园,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隐居的地方,也是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横空出世的地方。《梦溪笔谈》已被英、法、意、美、日等多国翻译,有“十一世纪科学坐标”之称。

君劝惜取少年时

回到西津渡,在英国领事馆前的古色古香酒楼里,品尝着镇江人的最爱:肴肉、香醋、锅盖面,忽然就有一丝心酸,不是因为醋,而是因为广场那个叫杜秋娘的女子的塑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唐诗三百首中的最后一首,作者是唐代镇江才女杜秋娘。据说,古时的《唐诗三百首》里没有署她的名字。这让我联想到了镇江风车山上的一栋小洋楼,那里住过一个外国小女孩,她生于美国,几个月上便来到镇江,在中国生活了18年,把镇江的历史搅得风声水起,她的名字叫赛珍珠。

这个小洋楼如今是赛珍珠纪念馆,饭桌上陈列着她小时候喜欢的黑桥烧饼,她临终时说很想吃家乡的黑桥烧饼。

 
茅山

赛珍珠和所有中国小孩一样,是听着《水漫金山》、《刘备娶亲》、《武松打虎》这些民间传说和历史传奇长大的。她的乳母王妈和古文教师孔先生给了她最初的文学启蒙。她永远记得孔先生给她上的重要的一课:假如一个人变得幸福了,就应该饮水思源,不应该对邻居和往日的朋友趾高气扬。把头抬得比别人高的人,迟早会被斩首。这段教诲对赛珍珠印象极深。1938年12月12日,她以中国农民生活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学院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演说时她说:“我在考虑今天要讲些什么时,觉得不讲中国就是错误。这完全是真实的,因为虽然我生来是美国人,我的祖先在美国,我居于美国,但是恰恰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决定了我在写作上的成就。我最早的小说知识关于怎样叙述故事和怎样写故事,都是在中国学到的,今天不承认这点,在我来说就是忘恩负义。”孔先生去世时得的是霍乱,本来都不让赛珍珠去送葬,但她却坚持像孔先生的儿女一样披麻戴孝,那时她才9岁。赛珍珠在《我的中国世界》里说,“我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我的一生都是属于中国的”,她上大学填写的籍贯是中国镇江,美国青山农场的墓碑上只有中文“赛珍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