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各地
南北风姿话镇江
2012-06-25 15:40 作者:文/武眉凌

天下英雄谁敌手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金陵渡即西津渡,张祜的这首《题金陵渡》,为金陵渡和瓜洲作了最美的广告宣传。中国历代的七大古都,江南只有两座,南京和杭州,它们的生命线在瓜洲和西津渡的樯桅上。长江即是北兵南下的天堑,又是江南温柔的城墙。所以,这座城市的英雄气,也许与他是一个移民城市有关。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第一次是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发生了“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华”,中原涂炭,一时间南迁的汉族人相率渡江,史称“永嘉南渡”,移民数量之大,超过了土著居民。101年后的长安,被从南徐(镇江)出来的宋武帝刘裕收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地方,就在今天镇江市区梦溪园西侧的京口寿邱山上。第二次是遇靖康之难(公元1126—1127年),康王赵构南渡临安(杭州),难民及豪族纷纷南渡。宋南渡后,视镇江为重地,故诸军多驻于此。韩世忠率8000精兵,围困10万金兵,杀得金兵仓皇北窜。这激烈的战斗场面,一直是镇江街头巷议的美谈。镇江的英雄情节,被19世纪中叶的那场鸦片战争推到了极致。面对强敌,镇江守军同仇敌忾,直到全军壮烈殉国。此战意义深远,震惊世界,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镇江军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慨:“中国士兵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北固山全景

镇江不仅是一个打仗有英雄情节的城市,还有帝王气,公元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来到了镇江,那是秦始皇一生中最后一次巡视。

《至顺镇江志》上写着:“始皇三十七年,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岘东南陇,故名丹徒。”京岘山是一条矮而长的冈阜,它绵延起伏确像一条龙,秦始皇听了方士的话,说这一带有天子气,便发三千身着红衣之囚徒,将山冈从中凿断,又在山顶凿了两个小湖,以作伏压,将风水破掉。所以后来谷阳便更名为丹徒,丹徒--身着红衣之囚徒。此名延用至今,现为丹徒区。丹徒东有瑞山,亦有王气,始皇又下令去掉“王”字旁,加上“口”字,把剩下的字框起来,命挖一条河把山捆起来,山叫“山”,河叫捆山河。

然而,小河不但没有捆住王气,王气反倒喷薄而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竟有五朝与南徐(镇江)有关。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都是南徐人,陈武帝陈霸先虽不是生于南徐,也在南徐做过刺史。这种先后三朝的皇帝出于一郡,四朝的皇帝出于一地的奇特现象,让镇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之乡。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地安排”。长江成为地理的坐标,过了长江便是江南,过了长江便意味着一种人生的跨越。历史上太多的文人墨客风云人物都以跨越长江为乐事,他们来到镇江,撒下一地星子般的诗篇,留下一串串闪着光的足印。

画出楼台云水间

万里长江的丰姿,千里运河的神韵,金焦北固三山的壮丽,让镇江坐拥“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

金山原本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古人说其是江心的一朵美芙蓉。遍山翠竹,古树葱茏的金山如今已悄然站立在江边,1600年的金山寺,殿宇楼阁从山脚层叠而上,幢幢相衔,层层相接,亭台楼阁将金山包裹得严严实实,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难怪王安石会留下“数重数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起,始惊身在半空中。”

虽说山顶上清朝康熙皇帝亲笔提写的“江天一览”御碑是解说员的骄傲,但我觉得远没有原来“留云亭”更有美感。今天来到金山寺的人,更多为戏剧中的白娘子水漫金山而来吧,这就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力。

如果唐诗三百首里有100首和江南有关联,那定有30首和镇江有关联。但要知道朱方、京口、润州、南徐州、谷阳、延陵、丹徒等,指的都是镇江。传说当时江边歌女最喜欢唱的曲子,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如此“冰壶”美德的王昌龄不被朝廷重用,一再遭贬,但是他的“一片冰心”却穿越时空。至今镇江人仍以“冰壶美德、冰清玉洁、内清外润、表里澄澈”来教育子孙。1200多年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滔尽英雄,甚至一些帝王将相都没人提起,人们却因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而在这里建了芙蓉楼。由于这首诗选入了日本课本,每年还有很多日本人慕名来寻找芙蓉楼,享受诗人千年前留下的诗歌的清凉。

如果说绮丽金山是以寺裹山,那么雄秀的焦山就是以山裹寺了。金山宜远眺,焦山贵平视,这是唯一浮在长江上的“碧玉”。古时,焦山和金山都屹立在扬子江中,人称“碧玉浮江”,江上的两朵芙蓉。千载金焦争胜,千年众说纷纭。金山有皇帝御书江天禅寺,焦山有御书“香林”;金山有妙高台,是赏月胜地,焦山有华严阁,是邀月佳境;焦山建吸江亭,金山建吞海亭。他们争的是僧人智慧,为禅林增辉。

从观澜阁向北走,穿过竹林小院便是焦山碑林,为北宋(公元960—1127)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轩内珍藏460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在焦山碑林中,让历代书法家魂牵梦绕的是《瘗鹤铭》。我们看到的石块,是清代苏州知府陈鹏年打捞上来的,由于残缺,所以牵人心魄,历历代代都有人打捞。《瘗鹤铭》原来位于焦山西侧的崖壁上,在北宋初期遭遇雷击而破碎入水。瘗是埋葬之意,即葬鹤的铭文。有人认为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撰,因为他平生极爱养鹤,“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华亭鹤唳讵可闻”,陆机因死前这一名言而成为上海人心中的英雄。这位为鹤写铭文的书法家而成为千古之谜。

瘞鹤铭字体古拙飞逸,非楷非行,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评价“大字无过瘗鹤铭”。其实,中国有“二铭”,即南有镇江的《瘗鹤铭》,北有洛阳的《石门铭》。有人认为瘗鹤铭是梁朝隐士陶弘景所写,也有人猜测是唐人所书。但清朝乾隆帝说:“维晋人所不能”。此碑价值就在于它是由隶书发展成楷书过程中的石刻。

东汉(公元25年—220年)焦光曾隐居于此,“焦山”是宋徽宗追赐的名称。焦山位于亚热带,满山翠竹松柏,古木奇藤,有一千多年的“六朝柏”,有七百年的“宋槐”,有四百余年的枫树、桂树、雪松,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翠色,不见屋舍,不愧为“焦山山裹寺”之说。

在焦山碑林中漫步,感觉自己被浓浓的艺术气息包容着,很是享受。清朝(1616—1911)郑板桥来此潜心苦读,研习书画,他留在别峰庵上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极富哲理,很值得深思反省。

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闻名于世,文化内容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北固山。现代人知道北固山,多因学生时代中学课本里学到了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两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让我们跟着辛弃疾去望神州吧。

北固山,山壁陡峭,形势险固,主峰海拔58.5米。有人把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誉为“北固山绝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誉为“北固山绝唱”。

我倒觉得,北宋吏部侍郎曾公亮的“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好的展现了北固山的雄浑气势。而我最喜欢的是李白的“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两句。在北固山,思古之幽情会油然而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