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合肥农村医疗改革涉入深水区
2012-06-21 15:13 作者:文/本刊记者 王心一图/虞向军

老张说4年前自己在上海打工时,感到身体不适,去当地医院照了一个片子,经检查患有支气管炎,那一次检查就让他花掉的300多元,这相当于他当时半个月的生活费。过高的医药费用。成为他再也不去医院治疗的理由,“总觉得年轻身体好,能扛就扛过去算了。”

可没想到,这病竟然越拖越重,每年都会发作。去年,由于病情过重,他只得放弃打工,回乡养病。当时,同村的人都推荐他投保“新农合”,“50元,想想也不是什么大数目。”老张于是半信半疑地交了医保费。 “去年我发病住院半个月,70%的医疗费是报销的,自己只掏了不到1000元,真没想到,我们农民看病也能报销这么多。”倪医生告诉记者,今年由于新的药品纳入减免范围,老张花费的医药费还会有所下降。

 
在卫生院里接受注射的儿童

同在卫生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康新矿,2010年他住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费用在12000元左右,当时合作医疗报销了6400多元;而2011年,同样的治疗,因为实行了按病种收费标准,住院费用降低到11000元,合作医疗报销则扩容到了8400元,仅此两项,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3000元。

这样因为新医改受益的病例在卫生院随处可见,而让人欣喜的是这次改革并没有停下脚步,每一年都有新药品增入减免范围,有新的病症被纳入病种付费范畴,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医改中遇到的问题也在陆续得到改善。

村卫生室的1243份健康档案

2012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四树村,由政府资助建造的村卫生室里,身着白大褂的村医张行先正在给村民提供免费测血压服务。测完血压,张医生在电脑上的健康档案里记录下监测数据。张医生介绍说,村卫生室的诊疗过程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联网,病人的病例、健康档案都有详细的电子记录。

谈到自己的工作情况,张医生说,“我们一般上午在卫生室给人看病,现在是农忙时期,病人一般来得早,经常是7点多就要开始看诊。下午我们主要是巡诊和整理病例资料。我们的休息室就在旁边,两个人轮岗,这里24小时都有人值守。”

四树村卫生室建成于2009年。就在这一年的4月,中国宣布了一项为期3年的规模宏大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政府规划在3年内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核心,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网络,实现全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

四树村卫生室100多平方米的诊查室,被清晰地划分成药房、诊断室、治疗室等,各个区域井然有序。这个卫生室有两位村医,都是毕业于专业学校拥有专业资质的全科医师,服务范围主要是本村的1904位常住村民,每天接诊人数平均在20人次左右。

村民们最大的感触是看病方便了。随着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政策的推行,村民们手中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张新农合医保卡。病人在这里就诊,能刷医保卡,而且比县、市级医院相比,诊疗费都更实惠。

村民何宜潮对就医方便有着更深切的感受,就在几天前,他深夜发烧了,要在以前,只能赶往镇医院看急诊,这次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通了村卫生室电话,几分钟后村医就上了门,很快输了液,退了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