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学前教育的另类解读
2012-06-21 14:01 作者:文/本刊记者 孙 超

五是地方教委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有误导。绝大多数地方教委考核幼儿园教师的标准就是教课,所以老师为了能达标,必然要练习上课,这势必导致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少。

六是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中,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压力和焦虑不断地增加。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幼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电视在现代家庭中已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伙伴。但看电视也给孩子的行为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少主动交流,容易产生孤独、沉默、退缩、自私等不良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与幼儿的生活日益密切,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不能脱离主流社会

今日中国:近年来,中国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华德福教育”和“蒙氏教育”等是其中的代表。国外某些教育理念在他们国家相应的经济、历史、文化条件下是有效的,但在中国是否适合?

蔡伟忠:我认为,中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是各式各样,充斥着各种商业目的的炒作,缺乏一个正确方向的指引。原因是中国要把西方发展了百年的教育,浓缩到中国短短的十年里面,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没有一个消费的教育过程,没有能力去判断什么是对错的过程。所以,就会被一些商业机构忽悠和误导。特别是带上了西方帽子的商业机构,用他们所谓的专业,让中国的家长盲目跟从。

 
亲子幼儿教育

教育是为了人种得到更优质的延伸,它不能脱离主流社会。比如说华德福,它是一个很理想化的教育,从教育理念上来说没错,他追求人的真善美和自然的结合。但是,他们这个群体和主流社会是分隔的。你是要融入我们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人。如果通过这种教育你不能融入社会,那说明你的教育是失败的。然而,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没有判断的能力和基础。追根溯源,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社会结构,不鼓励独立思考。所以,中国的家长不够理性。

国外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我们要学会道理创造方法。

今日中国:您认为民办园产业化是好的发展道路吗?民办园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发展,或者发挥更大的作用?

蔡伟忠:从理论上讲,民办教育产业化是必然趋势,这是关系到民办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这是由它们的运行机制而决定的。当然,民办教育产业化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和口号,而是有着具体的内容,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它的内涵,我们才能扎扎实实地实现民办教育的产业化。

民办园要想发展壮大,首先要有特色,比如我在幼儿园里推行家长做助教,对家长进行培训。其次,政府的引领和投入至关重要。政府要严把关,办得好的鼓励,给予一定的补助。相反,那些唯利是图,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不顾的民办园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今日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如何发展?

蔡伟忠:要因地制宜,我们不能盲目地把城市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照搬到农村。有些富裕的农村可以沿用城市的做法,但是对于贫困的农村,学前教育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上,可能需要超前教育,有些农村孩子小学毕业后可能就不再上学了,所以,教学也要保底。但是切记,勿因教学,剥夺和局限了孩子天生的敏感度。

今日中国:学前教育如何保障?和国外的情况相比,中国的投入是否还有一定的差距?

蔡伟忠:近几年,中国虽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但是,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据了解,对幼儿教育的投入,长期只是1.2%到1.3%,前年增加到1.4%。这跟世界比相当低,世界在教育投入当中,包括发达国家和最贫困的国家,平均是3.8%。尤其是北欧,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值得我们借鉴。从政府规定给父母双方18个月的带薪产假,就可以看出这个投入是很大的。

今日中国: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学前教育?

蔡伟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传承我们的文明和思想。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虽然已经是在21世纪科技发展的时代,但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不能遗弃的。对于学前教育,我们既要授予新的时代信息,也要授予幼儿传统的文化信息,使两者相互融合。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