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张伯驹的国宝收藏
2012-05-30 16:10 作者:文/孙淑婷

举世无双的李白手迹

张伯驹一生无偿捐献的几十件古代名人字画,件件都称得上是稀世珍宝。比如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701-762)书写的《上阳台帖》墨迹。此帖仅5行24字,有“太白”署名。是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帖的全文是:“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原无标点符号)。宋徽宗对此帖的评价是:“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杜牧的《张好好诗》

《上阳台帖》中展示的李白书法,非常特别,很是自我。他用笔收放自如,苍劲雄浑,不仅字的大小不拘,且书写各异。所以古之书法家只能用“得无法之法”来评定它。李白曾把那些为讨唐太宗喜欢,拼命模仿王羲之字体的御用大书法家写的东西称之为“奴书耳”,话虽直白、难听,但不无道理。按照宋徽宗的题记,李白也是绘画的丹青高手,可惜没有作品传世于今。也正因如此,李白的这一孤品书画手迹尤显珍贵。

才情横溢的墨宝

在张伯驹先生捐赠的书法名品中,还有一件诗词、书法双绝的作品《张好好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大作。杜牧的传世墨宝仅此一件,书体为行书,如行云流水,劲健秀美。后世书法论述中认为“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并认为他的书法“与其文相表里”。

 
范仲淹的《道服赞》

杜牧是一个风流才子,在扬州做官时,时常混迹于娼楼酒肆,结果被上司暗中派去盯梢的人,把行踪记录下来,被上司抓到把柄。杜牧只好认账,但他并不十分介意。他在诗中就写过,“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不过,他对张好好是情深义重的,后人也因此得到了一首好诗,一幅好字。1956年,张伯驹夫妇将杜牧的《张好好诗》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在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1995年出版的画册中,有一幅“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1982年初,黄永玉携妻儿在莫斯科餐厅吃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漠,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果酱,小碟黄油两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毛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4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缓缓隐去……”也就在这年的2月26日,张伯驹先生真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隐去了。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