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发祥的梅花画作,结合梅的自然美特征以抒情寓意方面推陈出新。如画梅的干枝的技法中有“曲如龙”之说,郑发祥抓住龙梅这一艺术联系的契机,把“曲如龙”的技法扩张、升华,将具有新时代中华民族风貌神采的巨龙形象融入整个梅的主干造型,创造出独特的具有雄风的干枝艺术语言。国画大师关山月称其“功底深厚,创新出奇,梅家一派,非同流俗”。
枝香梅寄销魂
雨燕依丛梅花来
岁久丹青色办青
雪花冰澌春欲透
郑发祥曾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几十次个人艺术展,出版过20多种专业画集。作品曾获美国纽约世界艺术博览会银奖、欧洲东方艺术大赛特别优秀奖、中华全国梅花艺术大赛特等奖、中华咏梅诗书画大联展金奖。其画作不仅在业内得到好评,拍卖市场上也大受欢迎。
近年,他的作品先后被北京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天安门城楼、国家文物局、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等收藏展出。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驻英国大使馆、驻纽约总领馆等亦有收藏。
郑发祥幼年时因家贫和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坚忍的精神,这种性格和精神亦成为他后来在绘画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从闽江边沙滩上用树枝画日落,到去日本办个展,再回北京全面发展以及最终成为旅美著名艺术家。可以说,他的每一个脚印都渗透着艰辛和甘苦,亦折射着他的努力和勤奋。
玉艳万青
此外,郑发祥的人物、山水、鸟兽、以及书法篆刻等都颇具功底。尤其是他的篆隶书法,雄沉、圆转、遒劲中透射出奔放、洒脱和超逸。画家深明“书画同源”的真谛,因而在笔墨技法上,他将中国书法淋漓痛快及流畅神动的精髓与大写意绘画的技巧融会贯通,力求书中有画意,画中有书魂。这种书与画的协调与互补使其相得益彰,达到了艺术上的和谐统一。
然而,对于艺术上的追求,郑发祥觉得永无止境。除了更加努力创作外,他还把“弘扬梅花人文精神,振兴华埠文化经济”作为己任。近年来,他穿梭于世界各地积极传播华夏文化。郑发祥还热心公益事业,2009年台湾“8.8水灾”正逢他在台北举办个人艺术展期间,他将卖出的625万新台币全部捐赠给“关怀台湾文教基金会”,获得台湾各界一致好评。在福建长乐市他的出生地,郑发祥发起成立了“发祥教育基金会”,资助家乡教育事业。他还经常为慈善事业捐出自己心爱的艺术作品,充分表现了一个华侨艺术家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