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的收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展观古代书画,可见多有题跋或钤有鉴藏者收藏印,宫廷内府流传有序的名作上尤多,收藏印可多达几十枚,题跋多为藏者对所藏书画的评鉴,或细述收藏过程,或赋诗以记。清代山水大家“四王”之一王《仿燕文贵江岸图卷》卷尾有清代道光年间云松跋写道:“连日邀汪艺梅芑生二君子从观宋拓阁帖数种适有客携示王仿燕文贵江岸图卷一见使人色飞欣然购得……”可见古代文人多喜鉴藏书画并以邀友同观为雅事。
徐坚伟
中国书画在当今收藏市场中属于热门,近年涨势迅猛,动辄百万千万,甚至超过亿元,2011年元代王蒙《秋山萧寺图》,以1.3664亿元成交;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总价成交;李可染《长征》1.075亿元成交,书画市场已经迎来了亿元时代,足见这个领域非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深的艺术鉴赏力是不能涉足的。其间藏家部分是家族传承的资深藏家,部分是喜爱艺术的有实力的企业家,还有为数众多的从中渔利的投资者,再有一小部分专业人士,他们本身就是书画家或书画理论家,收藏书画纯粹因为喜爱和研究学习的目的,徐坚伟即属此类。
画桌前的清代扬州八家之一李牡丹松石图
徐坚伟生于江南,自幼习水墨画,大学所学专业也是中国画,与水墨结缘至今已有20多年。他的启蒙老师尹先生精于鉴赏,在行内颇负盛名,徐坚伟在其影响下学习书画鉴定收藏,谈到收藏目的他说道:“开始的目的就是学习,临摹古画。当今的画册虽印刷精美,高仿真的复制品几乎可以乱真,但原作的精神是复制品不能比拟的,能有一名家原作朝夕相对,就如有一良师。久而久之知道书画鉴定是一门精深学问,也开始潜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