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夕阳照在蔡起宝的画室,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北京中关村南大街。朋友来访,先品茶或酒,再看他挥毫泼墨,已成蔡起宝招待客人的惯例。
茗香西窗西山东海,禅音南阁南天北斗。
蔡起宝画荷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自撰联。茶为我所最爱,观其形辨其色,闻其香品其味,我的画室西窗面向西山,我为东海出生之人;禅音为我平日作画时安心静意必听之曲,我的窗外是国家图书馆音乐厅,斗室自号‘国一阁’,南人居北方之天地,处北斗之下,也算写尽了此生之处境与心境。”
圣莲花开2008年 纸本 水墨137cmx70cm
他的画室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对面一栋陈旧写字楼里,室内,一侧是丈二的画案,上面笔墨纸砚印章书信叠放,墙上悬着几幅草书《沁园春.雪》。正中是一镜框,内嵌着北宋端明殿学士、大书法家蔡襄的朝服图,追根寻源,蔡起宝还是蔡襄的第三十二代孙。蔡起宝作画,得侧身而过,不留意会带掉宣纸堆上的物品。起宝自嘲,大概这也是北京最小的画室了。
相邻的房间摆一茶案,墙上几幅竖写意,红梅傲然静荷枝立,寥寥几笔意蕴独具。一幅横幅:静风阁。起宝字静风,号三珍堂主人。
朋友们与起宝闲谈,当谈到荷花的“物格”、“人格”、“神格”时,方才恍然大悟他为什么把“荷”作为今生痴迷的创作源头。荷作为一种生物的形态,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来解释是清高而不入俗流、和平和睦、美满幸福的象征。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被赋予人文情怀,幻化为“君子之花”。而“神格”自然指的就是是荷花与中国佛教文化的渊源。
圣莲花开2008年 纸本 水墨137cmx70cm
曾做过多年设计工作的起宝,受益于中国转型期后现代文化的熏陶,他把自己与荷花融于一体,将中国当代实验水墨元素注入了现代形态,构成了既有传统,又富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画风,用清新的格调表现当下人的情感,他所创作的荷花造型朴拙、简约素淡、禅意深邃、笔墨成趣、语言纯正、韵味隽永;黑与白的对比,浓与淡的对比,面与线的对比,脱胎换骨、达到极致。
茶喝浓处,我问三珍堂的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