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在摘得奥斯卡桂冠一年后,迟于美国上映一年多的美国影片《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终于进入中国院线上映。
这得益于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月访美期间,在美国洛杉矶签署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未来,中国观众也许不会在大银幕前等待的太久。被媒体统称为“中美电影协定”的备忘录中有三项重要的协议内容,其一是中国承诺将在之前长期的每年引进20部美国电影的配额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同时,美国电影公司在票房上的分成将由原有的13.5%-17.5%提升至25%。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老板杰弗瑞·卡森伯格也宣布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等三家中国公司在上海联合创办总资产3.3亿美元的动画企业,打造 “东方梦工厂”。中方将持有55%的多数股份,美国梦工厂持45%。
电影《国王的演讲》剧照,海报
目前为止,国内主管部门虽暂未公布协议细节,负责发行进口片的中影和华夏公司也未就协议给予回应,但是,协议签订的消息,已在华语电影业引发不小的震荡。
更多的大片 更多的票房收益
据了解,中国2011年电影总票房为131.15亿元人民币,其中20部美国分账大片超过49.1亿元,占37%。虽然票房分账比例将提高到25%,但进口大片数量的增加,无疑将大幅拉升影院方的票房收入。根据协议内容对增进美国大片的硬件限制,拥有IMAX和3D播映设备的影院和院线将是除美国片方外,新协议最直接的获益者。
作为中国电影第一终端品牌的万达院线于2011年3月与加拿大IMAX公司结成“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是,由于IMAX影厅对片源的严格要求,2011年里,大多数的IMAX影厅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如今再随着“中美电影协议”的达成,IMAX影片青黄不接的现象将会成为历史。
在中国,目前有北京、上海、东莞三个胶片IMAX放映厅和全国8处数字IMAX放映厅。据报道,2011年全年,中国大陆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为了参与分享增进影片所带来的票房收益,未来一个时期,更多的影院和院线势必持续高增长的速度,其中IMAX和3D放映设施无疑会是主要的增长点。
国产大片前行路势必艰难
博纳电影宣传总监荣超对“新政”表现出了担忧,“每年30部分账片,意味着平均每个月会进来至少3部,也就是说每个档期华语片都会遇到分账片。”
4项奥斯卡得主《国王的演讲》上映在即 柯林·菲尔斯焕发英伦绅士魅力
相反,导演冯小刚则在个人微博笑对“新政”:“‘好莱虎’来得越多,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空间越大。优胜劣汰,怕什么呢?”
导演高群书则细致分析:“中国电影市场对美国开放,毁掉的是那些靠侥幸,靠所谓的明星阵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场取得某种成功的电影制作者。对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对符合电影规律的制作者,只能是幸事,中国电影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
事实上,2011年度,国产大片收益并不理想。由于投资费用一再攀高,虽然不少影片取得了过亿票房,但仍以亏损收场。如,年度国产影片票房冠军《金陵十三钗》取得了超过5.8亿的票房收益,但比对其超过6亿的投资,仍然难逃亏损。
对于中国院线来说,协议带来了更丰富的美国电影类型选择,商业大片不再是唯一的进片选择,文艺片甚至是独立电影都有了更多的引进机会。影评人周黎明在被采访时表示:“过去院线引进《国王的演讲》、《战马》(war horse)这种文艺类影片都会犹豫再三,考虑要不要让它占用进口片配额。”
对中国观众而言,新协议是一件好事,让他们可以在影院看到更多类型的美国影片。但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除了要在大制作、高科技层面上被好莱坞大片压制,还会在更多的影片类型中遭遇强劲的竞争对手。可以预期的是,短期内国产大片的前行之路势必会更加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