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壁垒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壮大,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去年年末中美在光伏电池领域产生摩擦,美国宣布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面临倒闭浪潮的德国太阳能企业,也把倒闭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国。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发现,美国针对中国的光伏等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并没能阻挡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走出国门。相反,它正促进了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积极开辟国际市场,并进一步走出国门——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在美国本土设厂以及技术研发中心。
新奥集团太阳能板
来自国内媒体的报道显示,早前中国一些著名的新能源企业已经在美国布局,像著名的尚德电力2010年宣布在美国凤凰城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2011年初,江西赛维LDK斥资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70%的股权。金风科技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兴建一个计划耗资2亿美元,总装机容量110兆瓦的风电厂,作为其产品的“样板间”。
“中国企业走出去,购并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企业家应该以一种创业者的思维去做,不仅可以提供当地就业,还可以实现税收,减少贸易摩擦。”王玉锁说。他衷心地希望国外政府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开放的市场和公平的政策,对待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并帮助他们实现长远发展,就像GE、IBM等大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样。
2012年新奥集团与美国内华达州签订的《清洁能源生态中心合作意向书》显示,除了新奥的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新奥集团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帮助当地政府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共同打造一座集绿色电力、绿色制造、智能生态城为一体的绿色新城。而智能生态城就是新奥“C经济—智能化”理念的一次实践应用。此前,该理念已经在中国河北、上海、湖南等多个地区得以成功应用,有力帮助大型园区和大型工商用户等降低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在今年3月“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再次表达了对美国市场的兴趣:“美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如果美国的投资政策更加开放的话,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和大量资金投向美国,帮助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据他介绍,此次与美合作是一个10年规划,将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
去年12月,在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王玉锁倡议:“各国应加大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投资、放宽对清洁能源技术出口的禁止规定、鼓励跨国投资与技术合作、加强国际交流、推进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同时,他建议各方将减排目标落实到技术行动中去,以正确面对全球的减排压力。
1964年出生的王玉锁的梦想是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全球的技术合作。“如果有一天新奥的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能被全世界人民接受了,能源的清洁和高效利用就会更进一步,同时这对新奥的未来也很重要。”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