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扩内需就是让老百姓有钱花 敢花钱
2012-04-24 13:47 作者:文/本刊记者 曾 平

在今年两会采访,不论是在人民大会堂、还是代表、委员的驻地,会里会外,扩内需促消费成两会关键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工作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稳增长,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开幕式结束后,记者随即采访几位与会的代表,寥寥数言,表达他们对总理的报告的赞同。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阳光集团董事长韩玉臣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流通企业整体实力偏弱,面临的外资品牌竞争以及市场压力比较大,扩大内需必须加强对流通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当前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投资和出口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扩内需、促消费是唯一和必然的选择。而扩大内需又首先要发挥流通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扩内需就是要有钱消费 敢于消费

同日下午,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就宏观经济和宏观调控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扩大内需,实际上去年的增长也主要是靠扩大内需实现。

 
车市现场人头攒动

他说,扩内需,实际就是要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方便消费、放心消费。所谓有钱消费,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措施主要有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等。要让老百姓敢于花钱,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要使老百姓乐于花钱,就要采取一些鼓励消费的政策和措施,如对节能产品、新能源产品采取税收减免或补贴等。方便消费,就是改善消费的环境,改善消费的条件,包括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等。放心消费,就是要加强对市场监管、防止市场欺诈行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等。

“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政府今年一项突出的重要任务。”张平说。在农村要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制度的全覆盖;继续提高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对于农民工,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由去年的200元提高到今年的240元。在城镇,将继续完善对城镇居民和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填建议,国家在执行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用两年国企利润向全民分红,发放4万亿消费券,提高民众的消费“底气”。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则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拉动内需丰富民众生活”。“十一、春节‘黄金周’在下半年度形成一个消费高峰,而延长五一‘黄金周’将在上半年度形成一个消费高峰,对于扩内需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张近东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认为,从短期看,我国内需增长仍然稳健。2011年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2012年看,随着个税改革逐步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居民消费应该会呈现增长态势。

他建议,当前,要加紧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为就业创业者解除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愿花钱,敢花钱”。

“随着内需的扩大,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增强、收入分配稳步推进、民生福利继续得到改善,消费增长将呈现向好势头。”

张平表示,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方针。实际上,去年的增长主要就是靠扩大内需。

他用一组数据加以说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4.2%,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是51.6%。加起来应该是105.8%。至于为何会是105.8%,张平解释是因为外需去年贡献率是负的,“在9.2%的增幅里,投资拉动了5个百分点,消费拉动了4.7个百分点,外需是负0.5个百分点。所以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扩大内需。”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