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各地
“人才特区”引领长春强市战略
2012-03-15 16:32 作者:文/徐影

他有着天才的火花!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他种下一棵树,他就已经看见了千百年的结果,已经憧憬到人类的幸福。这种人是少有的,要爱就爱这种人。

                                               —— 契诃夫

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作为经济发展基本要素的人才已成为最富活力的“第一资源”,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个国家,谁占领了人才高地,谁就能占据事业的制高点,就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先拔头筹。对于一个城市,人才是实力,是潜力,更是未来,谁掌握了核心人才,就掌握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高新开发区一景 图/杨再军

位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的长春市,宛若镶嵌在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汽车城”、“电影城”、“光电之城”、“科技文化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等美誉,是中国汽车、电影、光学、生物制药、轨道客车等行业的发源地。特别随着2009年国务院把以长(春)吉(林)图(们江)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春,这个东北亚版图上的“活力地带”再度发力。科技攻关、智力支撑、人才保障、以“打造人才长春,建设产业人才高地”为核心,长春市加快集聚优秀人才资源、做好发展战略储备,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响长春人才工作特色品牌。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子明主持会议

2011年9月15日,吉林省长春市“人才特区”在长春高新区揭牌,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市高新区在同时召开的“长春市人才特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高调宣称,长春高新区将率先在东北地区建成地域特色突出、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带动“长东北”、引领“长吉图”、辐射东北亚的“人才特区”,创建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抢占先机,才能占得主动。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春市已经宝剑出鞘,果断担当起辐射和带动东北亚区域人才共享与科技合作的重要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从“人才长春”到“人才特区”

城市的发展总是呈现非线性扩张的态势。一旦发展的机遇来临,往往一日千里,日新月异。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核心城市之一,长春这个城市创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许多城市无法企及的辉煌: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部电影、第一部动画、第一辆轨道客车、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列地铁列车、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实验)、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均在长春诞生。但进入新世纪,以往的体制、机制,以及过去城市产业仅靠投入、靠扩张、靠中低端生产的发展模式已让长春的发展越来越难以为继,城市创新动力不足、人才一度出现负流入等现象警示着城市管理者,长春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获得先机,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而这一切,都需要人才,需要全市产业发展特性与人才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把人才链条同步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效融合,整体联动。

 
长春市“人才特区”揭牌暨命名大会

随着2003年12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这为长春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