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网络购物:“陷阱”与“馅饼”
2012-03-14 16:39 作者:文/刘 琼

“刚买了双名牌靴子,打5折,只要500多元。”2011年11月11日上午,陈茜兴奋地在即时通讯工具MSN上告诉朋友她在淘宝商城上的收获。

 
地铁站内的网上购物广告

因为百年一遇6个“1”的特殊性,当日被网友戏称为“世纪光棍节”,这让电商们嗅到了商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陈茜也成为当日为淘宝(淘宝商城加上淘宝网支付宝交易额突破52亿元)做出贡献的血拼族之一。

不过,热闹狂欢中,也有不少的抱怨和质疑。她此前在淘宝商城上看好国内某知名品牌的一双鞋,售价355元。如果5折不是只要170元?怕对折后被抢购空了,她为此在11月10日晚上,特地熬到凌晨转点,却失望地发现,该款鞋的售价与此前一分不差,区别在于,增标了“原价750元”,并被灰色斜线狠狠地划去。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在玩“虚”的,但总体看来,陈茜觉得所谓的光棍节促销,不少商家玩的都是“噱头”。而类似的网络购物陷阱,在如今的网购生活中并不少见。

低价促销“陷阱”

日益增长的网络购物市场就像一张逐渐被摊开的馅饼,各种节日促销聚集的人气就像各种美味的馅料,惹人垂涎万分。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94亿人,较上年底增长20.8%,网上支付用户和网上银行全年用户也增长了21.6%和19.2%,目前用户规模分别为1.67亿和1.66亿。

不过也有些商家为争得一份馅饼而布下“陷阱”,让消费者防不慎防。与光棍节促销类似的,还有电商网站上的各种“秒杀”促销方式。比如,上海某眼镜店为了吸引顾客,打出全场“满200送200”的广告,消费者使用电子券时,才发现商家设计了很多“陷阱”,比如:只有部分商品收券,且每件商品只能用一张200元的券、没用完的券不设找零等等。

就在2010年4月,肯德基中国公司在淘宝推出“超值星期二”秒杀活动,64元的外带全家桶只要32元,但当消费者拿着从网上辛苦秒杀回来的半价优惠券,突然被肯德基单方面宣布是无效假券。在店员和消费者发生了长时间的争执状况下,有消费者甚至报警求助,不少肯德基店因此被迫停业。于是一场热闹的促销活动变成了肯德基“秒杀门”事件。

“网络秒杀等促销方式的确可以瞬间聚集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凌雁管理咨询的创始人和首席咨询师林岳对记者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秒杀。比如,有些噱头很大,并没有把真正的优惠留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反而对品牌产生不信任感;商家借秒杀吸引眼球,但是并未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事后口碑不高;秒杀也许优惠了小部分消费者,但却伤害了大多数老客户,从而导致品牌忠诚度下降。

“不论怎样的促销形式,诚实经营是原则。”营销专家俞雷认为,在世纪光棍节淘宝商城的促销活动中,有的商家有七千多万的销售额,也有100万—200万的销售额,“消费者不是好蒙的,真正性价比高的产品说明一切。”他认为,遇到大型的促销,商家应该事先做好预测,奔销量当然是商家的初衷,留住顾客才是建立品牌的更好方式。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