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左权正月社火红
2012-03-14 15:13 作者:文图/陆彩荣

夜幕降临,寒气袭人。正月十六之夜,太行山区的晋中左权境内,不知谁先点燃了家门口的一堆旺火,红红的火龙迎风飘舞。于是,三乡四野间,一点点、一团团、一簇簇的旺火纷纷点亮起来,欢闹的社火活动便在这新春的夜色中拉开了帷幕,喜庆的气息随之在这太行山区弥漫开来。左权县城区,33处重要的地点点起了更大更气派的旺火堆,来自全县各乡村的五十多支社火表演队,在这些旺火堆旁轮番串演,吸引了无数百姓观看喝彩,好不热闹。这是2月7日晚,中国外文局“中外记者看中国”采访团在山西左权县看到的精彩场景。

大小旺火堆,几多欢乐情

民间社火,据说来源于古老的对土地和火的崇拜。这一活动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体现,尤其是在西北地区较为兴盛,在山西晋中地区则更为经典、更具影响力。据报道,这里的社火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丰富于明清,延续至今,史书记载已有2500年的历史。文化内容相当丰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欢快的锣鼓表演

大大小小的旺火堆,是社火活动的基础。据左权县文化局局长王建军介绍,元宵节前后,当地群众用煤炭加木材垒成火堆,现在则多用蜂窝煤围成下大上小的园锥体,中间加上木材成为新式旺火堆。当天傍晚时分,我们在五里堠村与村民们一起垒就了一个高高的旺火堆,大家你添一块他添一块,热情高涨,恰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走进村民家中,每家都有规模不同的旺火堆,这已经成为当地百姓迎接新春的文化仪式之一。有的人家家门口还依照古老习俗,搭起了松枝牌楼,挂起了彩灯。

入夜时分,大家不约而同地点燃这些旺火堆,高高的火舌随风翻滚,有如红色的火龙在夜色中翻舞。真可谓村村点火,户户生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绕着这些旺火堆,载歌载舞,纵情欢闹。既表达祈福消灾的感情,更体现对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盼。苍天在上,凌空俯看这些大地盛景,一定也会热血沸腾。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