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兴十四村:半个世纪的产业富民路
2012-03-12 17:48 作者:文/本刊记者 孙 超

完善小城镇管理,实施民生工程

“农民也能住上别墅,这在过去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兴十四村小学教师马春波的老家在甘南县宝山乡,早就听说兴十四村农民的富裕生活,当时他很是羡慕。正巧村里小学招老师,当时刚大学毕业两年的他,应聘到这里工作。

 
夜幕中的兴十四村

说起现在的生活,马春波满脸透出喜庆:“我们‘外来户’享受和村民一样的待遇,过年过节大米、白面、豆油、鸡、鱼等年货都有一份,孩子上学不花钱,自来水、有线电视还免费。”

现在,马春波一家三口和岳父母在别墅里生活,他准备在村里再买一套公寓给自己的父母,把他们也接到这边来享福。

兴十四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淑媛介绍说,从2002年到2004年,村里投资近亿元,建起了136栋别墅和集中供热及自来水网。使用面积196.6平方米、造价28万元左右的别墅,村民个人只付8万-14万元,余下部分由村子里负担。

2011年兴十四村投资1.6亿元,新建公寓楼8栋。今年,兴十四村准备再投资2亿元,建设村民公寓楼10万平方米,可供5000人居住。同时,完善公益事业建设,投资建设兴十四客运站、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医院、甘南二中高中分校教学楼和兴十四幼儿园等。

在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兴十四村不断完善小城镇管理,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村民实行退休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村民每人每月领取八百多元,享受“五七工”政策的村民每人每月领取569元,老开荒队员每月还享受100元的生活津贴。王淑媛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吃粮、吃水、物业管理、合作医疗和学生上学等10项费用全部免费,全体参保村民享受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保障政策,村里的人均收入能达到五万多元,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

“兴十四村追求的富裕,绝不仅仅是原有千八百人的共同富裕,而是打破现有的区域界线,通过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和旅游,来带动周边十几个村、5万口人,进而示范带动引领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共同富裕。”付华廷激动地说。

眼下,兴十四村确立了新的目标:到2015年,富华集团年加工玉米由目前的30万吨提高到80万吨,兴十四村经济总量达到65亿元,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上一页   1   2   3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