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河南农业:传统向现代嬗变
2012-03-12 16:25 作者:文/本刊记者 曾 平

“中国枣业第一股”郑州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认为,农副产品如果没有品牌支撑,就无法在行业中成为引领者。围绕着打造“好想你”品牌,好想你枣业把传统的种植大枣延伸为一种生产方式并赋予它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创造了一个枣的神话。

“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河南”。如今,世界上99%的红枣产在中国,河南则已经成为中国的“红枣经济晴雨表”。

据介绍,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枣区,已经成为中国红枣原料集散基地、红枣制品孵化基地、红枣制品加工核心区。郑州市的红枣加工企业已达160家,今年原料交易总额约10万吨,成交金额有望达到15亿元。2000年,中国红枣种植面积才一千多万亩,如今已经达到3500万亩,位列各种干果种植面积第一。随着新郑红枣“西移”种植战略的成功,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红枣种植面积飙升。2010年,郑州市10万“红枣大军”西进,远赴新疆等地从事红枣种植、技术指导、红枣经纪。小小的红枣真正成了一个大产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谷建全告诉记者:“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主要靠品牌推动,有了品牌后附加值就高,农业效益就体现出来了。品牌农业和效益农业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农业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河南省中牟县积极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大县成功转型为大蒜、西瓜、草莓、蔬菜等多业并举的特色农业大县。

中牟县曾属黄泛区,大部分土地为沙荒地、盐碱地。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牟县大做农田水利文章,一跃成为粮棉大县。中牟县水务局副局长朱大林介绍说,通过二十多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规划投资的许多骨干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但是还存在渠灌水利用系数低、井灌费用高等问题,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河南郏县黄牛“选美”

中牟耕地面积94.2万亩。通过打井配套、低压管道、田间斗农渠疏挖衬砌、喷灌和滴灌设施推广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牟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86.7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4%,节水灌溉面积也随之提高到45.57万亩,渠灌和井灌效率也分别提高到了45%和70%以上。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灌溉效率的提高是中牟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证。中牟县农委白永强告诉记者,特色农业发展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对灌溉水资源的需求量更大,对灌溉作业效率的要求也更高。

白永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麦地一年浇水需要两次,而一亩大蒜则需要浇水6到7次,传统的柴油拖拉机抽水浇地,一亩地需要2个小时,这种效率根本无法满足规模化的特色农业需要,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则是有益的补充。”

针对这种情况,中牟县以项目建设为平台,实现大型灌区工程带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的推广使用,并利用资金整合、多元融资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在管理方面,中牟县还创新性地走出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和农业合作组织互动发展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