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山水画家范琛——钟情山水之间
2012-02-15 16:55 作者:文/本刊记者 曾 平

初识画家范琛,首先被他的个头惊呆,一米九四的个头,站在他那些伙伴中间如“鹤立鸡群”,人们戏称他是国内国画界的“第一高”。他一身休闲打扮,使人很难把他和他的军旅生涯联系在一起,殊不知他还是解放军总装备部的职业画家。还有,就是他是正经科班出身的博士,师从中央民族学院“国家杰出贡献美术理论家”陈兆复先生。

纵观范琛画作,应属于那种典型的学院派学者型青年画家。大家评价说他聪明睿智,文气宽和,对待艺术、对待传统文化总是能从哲学的角度,以禅辩的思维,去体验、去思考。也正缘于此,他深刻地认识到深厚学养在艺术创造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才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又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这也使得他的山水画,特别是写生和创作绝不与当代同行之时髦画风同风气。其山水总是蕴涵着一种如史诗交响般的自然大美与恢弘,苍茫莫测中错落沉积出地老天荒的广袤与静谧深远,笔墨追求中凸显出他内心的血脉律动,那是一种对神秘崇高、天地合一心怀神往的可贵品质。

语言唱和、笔墨纵横、气韵格调、经营位置,是山水画家必不可少的素养,凭借着在附中和美院中西合璧的艺术教育体系里打下的坚实基础,范琛也在各个方面锻造着自己。他喜在土塬川岭中穿插切割、布置画面,无论是暖调、冷调,还是纯水墨作品都力求把天地自然摆布经营到他所塑造的浓淡干湿中,以虚映实,以意会心,以心写意,以皴笔积墨再造崇山深壑的诗境画卷。他追求一种壮阔与大美,不着意于雕琢刻画,而纯以气象、以心性、以韵动、以律调,贯穿铺写他心中的天地。自然而然中,展示着一个青年山水画家对艺术、对自然的平和而不做作的心态。

 
《绿谷》2011 68x34 cm

《重梁放歌》2011 68x34 cm

《家在青山深处安》2011 68x68 cm

《空间之路》2009 180X168 cm

不久前,范琛和他的一帮朋友到云南澜沧县写生,面对滔滔不绝、澎湃翻滚的澜沧江水,巍峨延绵的青山,美丽又略显野性的佤族、拉祜族姑娘,10多天,范琛一直沉浸在创作的冲动中。新年伊始,在山东青州举办的“话说澜沧2011九宫阁当代学院派青年画家采风创作展”上,我惊喜地发现,经过澜沧江水的浸泡,范琛原本浑厚深远的山水多了几分秀丽,笔下的姑娘多了几许野性和妩媚。然而,当前来助兴的那些佤族、拉祜族姑娘唱着、跳着,举着酒杯向范琛敬酒时,这位高个子的军人画家依然平和,还略带几分羞涩。

范琛:博士,副教授

总装备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总装美术书法研究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展览并获奖。

1972年出生于北京

1988—1992年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92—1996年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9—2002年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贾又福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5—2008年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收入“985工程”博士文库正式出版发行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