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令人担忧的校车
2012-02-15 14:28 作者:文/杨子璇

“买一辆正规校车要几十万,谁来出这个钱?”北京市门头沟区一所民办幼儿园园长李梅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车用10年,每年的折旧费就要两三万元;然后还有车险、驾驶员、跟车老师的工资、油费、维护费,一年下来至少花掉十几万元。这笔开销,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并非小数目。

李梅说,目前幼儿园有2辆校车,连校车带司机都是学校向社会上的单位长期租借的。据她了解,其他民办学校也很少有自己养校车的。

据调查发现,中国部分省市没有校车属于普遍现象。

教育部门有关人士分析:一是政府买不起,由于教育领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比例较固定,依目前格局各级财政部门很难再对校车采购投入大额资金;

二是公立学校和幼儿园养不起校车。目前公立学校和幼儿园的日常运转主要依靠财政拨付的公用经费,现有公用经费水平只够维持学校日常运转,即使政府为学校采购校车,公立学校幼儿园也没有多余的钱用于维护校车运行。

要么不办校车,要么自己租赁,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出台的校车标准很难得到有力执行。

建立符合国情的校车制度

违规校车的安全问题引人关注,但是,当这些违规校车“被动”或“主动”消失,而学校和家长又“养不起”符合标准的校车,孩子们要怎样上学?

 
小学生们正在乘坐新的专用校车

在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的联组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介绍正在制定中的校车制度的进展情况时说,实际上还是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建立校车制度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问题、道路条件的问题、校车和驾驶员的准入条件等。所以统筹协调非常必要,这里要明确一个政府的主导责任。二是要社会参与。政府不可能“包办”所有的事项,非常需要社会的支持,多渠道提供服务。三是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建立校车制度,总的来看还不能脱离国情照搬别国的做法。

其实,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的校车安全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得益于政府在公共政策中把校车事业置于优先乃至“特权”地位,在资金配置、司机培训、校车质量等方面处处体现高标准、严要求,比如,美国校车的安全系数是私家车和公交车的40倍。照搬外国做法,苛求遍地跑着比悍马更坚固的校车固然不现实,但大力扶持校车事业发展、全面改善校车安全状况,无疑是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

链接:各国的“校车文化”

法国:

校车司机,需考专门驾照

在法国,校车司机必须通过严格的驾驶考试。法国校车司机的工作手册用英、法两种文字印刷,对出车前的检查,收车后在停车场各种装置的情况等都有详细规定。法国的司机工会网站把行车安全放在了员工训练的首位,并开辟了“有待改进”网页,不断更新内容,促使司机提高服务质量。

英国:

一上校车,校车负全责

2000年,英国警方在全国大清查中发现了250多辆不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校车,当时50%的家长宁肯选择自己送孩子到学校,也不愿让孩子搭乘校车。英国随后进行大规模校车改革。2003年,英国新校车正式投入运行。英国以高造价获得了高质量的校车,同时规定,所有儿童不论有没有上保险,一登上校车,全部由校车负责。

各国的

“校车文化”

加拿大:

校车事故死亡率为零

根据加拿大交通部安全规定,从2006年4月1日起,新建造的校车依大小而定,有2到8个座位上要配备安全座椅的固定扣,以确保体重未满18公斤的儿童乘坐校车时更加安全。校车是加拿大最安全的儿童运输工具,加拿大安全议会的网站显示,加拿大每年跟校车有关的死亡事故为零。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