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令人担忧的校车
2012-02-15 14:28 作者:文/杨子璇

近期发生多起校车事故,特别是发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幼儿园的校车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校车问题也迅速地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12月11日公布《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但是社会舆论对此也产生另外一种担心,受到经费投入、校车达标等因素的制约,这一规定反而会导致一段时期内普通家庭的学生,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等地的学生无车可坐,难以就学。

违规校车停运

《征求意见稿》出台前不久,记者调查发现,在广东、江西、江苏等省市的幼儿园和小学,接送学生的车辆大多是面包车,一般都超载严重。在江西南昌市,有一辆超员比例高达330%以上的“疯狂校车”:车上额定载客人数为12人,可是除了50名幼童,还有一名随队老师和一名司机,总共载了52人。

 
专用新校车保障接送学生的安全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是“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城市中学生家庭住址一般距离学校不远,校车需求不大。坐校车的学生中,“流动人口的小孩、农村留守儿童占很大比重”。

据了解,“黑校车”、“超载校车”多集中于中西部、农村地区、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乡结合部。有学者统计近5年媒体报道的74起校车安全事故数据后发现,在死亡人数中有74%是农村学生;49%的校车事故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50%在幼儿园。

不过,自《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一些地方为了快速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开始停运校车。一组“广西柳州校车停运 学生步行十公里回家”的图片近日在微博上热传。据报道,甘肃庆阳的校车事故发生后,广西柳州的交警等部门采取整治行动,对违法接送学生车辆“零容忍”。严打之下,原来的超载“校车”一时销声匿迹,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非法“校车”迫于严打而消失后,学校纷纷要求家长亲自来接孩子回家。但是不少孩子的家长都在外地,根本赶不回来,让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接也不现实,部分孩子成群结队走路回去,部分只能由老师亲自送回家,甚至不少住得远、没有人接送的孩子,只好“请假”在家。

符合标准的校车养不起

据媒体报道,甘肃庆阳出事校车所属“小博士”幼儿园的一名女教师称,之所以校车超载,一方面是民办幼儿园穷,买不起那么多校车,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家长为了省点钱”,“如果多收点车费,家长也交不起”。据介绍,“小博士”幼儿园的车辆接送费仅为每人每学期50元。

事实上,政府部门早已出台了相关标准规范校车安全。2010年7月1日,中国首部专门规范小学生校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就已实施,但该标准在很多地方遭遇“执行难”:幼儿园养不起符合标准的校车。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