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周刊》2011.12.27
2011年12月11日,中国财政部公布了当年前11个月的中国财政收入为97309亿元。牵涉到每一个人利益的税负问题,民间感受和官方立场似乎始终相左。同样在年底,刘明康、柳传志、樊纲、陈志武等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纷纷表示一致观点:当前,中国的税负水平太高了,应该减税。有关部门持相反意见,但之前一系列数据在统计上还是推高了早已招致颇多非议的宏观税负水平。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尽管不同立场之间关于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争论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结构性减税已经成为税制改革的共识。
减税的痛苦指数有多高?怎样减税才更合理?这些都是未来中国政府与民众需要面对的问题。改革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格局,是控制通货膨胀、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所需。自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正式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此前一直停留于口号的“结构性减税”正在一点点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