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千年古陶之大晟遗音
2012-01-13 19:01 作者:本刊记者 李钺

李小晟接触古陶也属偶然,多年前他曾在市场见大量古陶被韩国人高价买走,心痛之余认为应尽己所能把这些祖先流传的古物留在故里以免流失海外。十几年来,李小晟以一种近乎布道者的执著,在漫漫的燕赵大地上,走遍坊间巷里,极力寻找那些不为人关注的陶器,古代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塑造出的一件件形象生动的古陶工艺品,代表着我们民族情感和艺术审美,将其与同时代的古罗马、古希腊的陶器相比时,便会发现无论想象力还是工艺水平,均毫不逊色。

 
白陶婆首鸟尾俑

邢窑三彩胡人抚琴莲花薰台

战国时期,河北境内并存着实力强劲的三雄——燕、赵、中山国。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其品种主要有陶、玉、铜、玛瑙、琉璃器等。大晟堂馆所藏一件战国彩绘灰陶天鹅,由双翅、双足、首、尾、身等七部分活榫组成。用红、黄、白三彩绘羽毛,朱砂涂嘴。此天鹅造型奇特,富于想象,特别是头、颈部,高达26厘米,用以平衡重心,反映出战国时期,赵国人已对力学、平衡、重心等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可应用到实际制作中。李小晟视其为镇馆之宝并特意设计成图案作为大晟堂的标识。

馆内还藏有大量汉代陶俑陶器。汉代艺术作品造型充实饱满、气势生动奔放、思维恣肆浪漫、气象沉雄阔大。馆藏的从动物俑到社会各阶层的人俑,无不展现出这个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大气恢弘的陶楼彰显出当时社会的丰裕;精妙绝伦的百枝灯则反映出当时人们“羽化升仙”的道教思想。据称这些藏品刚刚得到时大多残损,只是一堆破烂的陶土残片,经李小晟精心修复整理而重获新生。

李小晟深爱古陶的古朴厚重,甚至爱它深藏地下千年特有的纯净泥土气息。他认为是上天赐予的机缘与古陶相伴,并时常感慨:“万籁俱寂时,静静地注视着她们,我仿佛看到了时光隧道的光辉以及它们带来的历史故事。思想在汉唐间任意驰骋,生命像是在无限延伸。”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