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春节历史的吉庆记忆
2012-01-13 17:45 作者:霍建瀛

在古代,农业生产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百姓生存的经济命脉。历法制定主要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古人通过观察认识到,一年中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时,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承受的阳光也不一样,因而造成了万物生长、气候冷暖的周期性变化。中国的一些民间习俗和节日,也同24节气有关。汉代时,人们把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后来几经变革最终把农历正月(一月)的第一天,即初一,定为春节。

往往一进入农历12月(亦称腊月),人们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开始为春节忙碌。节前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腊月二十三有“小年”之称的祭灶,以及二十五的迎玉皇,这是一送一迎的两项祭祀礼仪。

 
春节庙会舞龙表演

灶神,有“一家之主”的称谓,被奉为家神。人们用丰盛的供品祭祀他,是希望他在天宫述职时,能为所在人家多说好话,在新的一年中带来好运。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除夕或年三十。从这一天至正月初五,节日进入高潮。包括除夕的阖家团聚、守岁、初一祭拜祖先、初二迎财神等一系列活动。

古老的春节,实际上也是中国数千年来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和表现形式。正因如此,它同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正面临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欢度春节的方式、内容以及一些观念和习俗都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或改变,有些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燃放烟花爆竹是人们的最爱

虽然春节活动的一些主要内容至今仍保留着,如贴对联、财神和福字;除夕的家宴、守岁、拜年、逛庙会、举办灯会等。但与过去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许多约束人们的禁忌,几乎消失殆尽,许多活动的内容不但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增加了新的东西。又如灯会,除传统花灯外,又增加了不少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反映新题材的花灯,像恐龙、米老鼠、UFO等。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