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财政:为中国文化产业腾飞助力
2012-01-05 17:25 作者:文/夏天

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各级财政将切实增加文化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财政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同时,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努力增加政府非税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逐步增加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支出。

 
美术馆里的小观众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对文化的支持还将突出表现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支持重点为: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建立完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重点向农村倾斜,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支持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革命文物保护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促进发展红色旅游。支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历史资源数字化。

支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发挥好“国家出版基金”作用,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等艺术基金,采取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支持文化艺术领域优秀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开展政府间文化交流活动。支持加强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鼓励文化企业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支持对外翻译文化精品,促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书屋里面有黄金,博览群书步登云。左右逢源知世界,农家院里是能人。”这是一位河南农民通过描绘农家书屋的“打油诗”表达对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褒奖。

“无论老人、儿童、白领还是农民工,都愿意来这里寻找文化的美!”这是一位北京市基层文化馆的管理者通过自信的话语释放出自己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满意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正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和文化自觉。财税政策的支持对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中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些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