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中国的电影年产量是100部左右,现在已经增长到了500多部,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美国。
“很多中国电影人逐渐了解到,票房之外,还有很多钱可以赚取,比如电视播映权费、音像版权费、网络版权费、航空版权费、航海版权费、酒店版权费和多媒体版权费等等。”高军感言。
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梦想
影院数(银幕数)的迅猛增长,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我们的银幕数还是不够。”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参加全国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的著名导演尹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电影《失恋33天》海报
“美国只有3亿人口,却有4万块银幕;中国有13亿人口,银幕数才8000块。”尹力分析说,中国电影票房迈入百亿元时代,说明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作为终端的电影银幕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2011年文化蓝皮书》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10年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平均每天新增4.2块银幕,为近8年来最高。
2011年,中国银幕数仍将以每天3.5块的速度增长。但问题是,银幕数增长迅猛,观众观影人次却显得不够给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国观影人次的增长速度实际在放慢。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每年有数百亿观影人次。而2010年的观影人次却仅在2.5亿左右,即人均每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影院增加得再多,观影人次上不去,票房总数显然不会有大的增长。与此同时,降低电影票价格的呼声在民间响起。
前不久出台的中国电影家协会《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对2011-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如下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接下来中国的企业是不是有理想,有机会能够在好莱坞建我们的院线,发展我们的放映市场,这都是未来可以走出去的一条道路。”博纳国际影业集团董事长、总裁于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