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进口方面,2001年以前在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下十分有限。据统计,2001年大陆对台出口金额仅79.5亿美元,而当年台湾进口总额达1080亿美元。加入WTO后台湾当局陆续开放2000余种大陆货品进入岛内,加上受台商投资大陆形成两岸产业链的影响,岛内台商对大陆电子信息产品及相关零组件进口增加,使台湾对大陆进口大幅增长。2010年大陆对台出口金额比2001年增长了3倍多,达375.7亿美元。
“入世”10年,两岸贸易总额快速扩张,从2001年约323.4亿美元增加至2010年的1453.7亿美元。两岸贸易相互依赖程度有所提升,尤其对台湾而言,2010年两岸贸易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比重已提升至29%。2001年大陆仅是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及第四大进口来源地,10年来已发展成为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出超地区及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两岸贸易关系的发展成为台湾加入WTO后经济自由化及带动经济成长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在福建福州隆重开幕。作为中国大陆最早举办的两岸经贸展览会
由于台湾当局调整两岸经贸政策,尤其是对大陆产品进口限制减少,大陆对台出口增长速度大于对台进口速度。因此,虽然大陆对台总体贸易逆差仍在增大,但增幅已相对下降,长期来看两岸贸易将趋向平衡。据商务部统计,2001年大陆对台湾出口50亿美元,自台湾进口273.4亿美元,对台湾贸易逆差223.4亿美元。2010年大陆对台湾出口296.8亿美元,自台湾进口1156.9亿美元,对台湾贸易逆差860.1亿美元。虽然10年来台湾对大陆总体贸易顺差增加了563亿美元,但进口增幅(4.9倍)高于出口增幅(3.2倍)。长期来看,随着两岸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未来台湾继续开放2000余种限制大陆进口商品,两岸贸易不平衡现象将进一步缓解。
台商到大陆投资者越来越多
加入WTOD的10年来,两岸除了履行加入WTO时承诺的放宽资本流动、服务业市场准入等承诺,在推动投资正常化、便利化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台商投资大陆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从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延伸。加入WTO的10年来,大陆地区投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依照市场开放承诺,逐步放宽外商投资外贸、旅游、商业、金融保险及电信等领域,取消投资配额、股权比例等管制政策,加上为台商、外商投资提供诸多优惠政策,如为吸引台资设立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合作试验区等,加快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步伐。在两岸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趋势下,台湾当局也相应放宽了对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2008年台湾当局将台商赴大陆投资上限由40%提高至60%,放宽投资审查的条件;2010年放宽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限制;2011年放宽岛内金融业投资大陆并改正面表列为负面表列方式。截至2011年3月台湾当局开放台商投资大陆(包括农业、制造业)的比例已接近95%。
两岸投资政策的调整对台商赴祖国大陆进行投资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投资规模大幅增长,还出现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的结构性变化。根据台湾经济部门统计,2001年台商投资大陆金额仅27.8亿美元,到2010年增加至146.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0.2%。大陆地区已成为台商赴海外投资的最重要地区,截至2010年底台湾投资大陆金额累计达973.2亿美元,占台资金流出总额(1629亿美元)的60%。
台商投资大陆出现结构性变化。过去台商主要是中小企业投资,近10年来随着两岸逐渐消除投资障碍,愈来愈多的大型企业或上市、柜公司赴大陆投资,据统计台商投资单件投资规模10年来由平均230万美元增加至平均1600万美元。台商投资的重点也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移。过去服务业占台商投资大陆比重不到5%,但近年来台商投资大陆服务业呈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2009年服务业占投资总额比重分别升高至14.8%和15.7%,2010年更快速攀升至24%。2010年台投资大陆服务业35亿美元,首次超过对其他海外地区的投资,且超出金额在1倍以上。两岸签署ECFA加快了双方服务业合作的步伐,台商投资由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延伸的趋势将更将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