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偶然之得写“云峰”——记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云峰
2011-12-09 10:48

 

 
云峰作品

2006年9月,在奥组委的大力支持下,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了“中国城市论坛奥运大讲堂”活动。这项公益系列活动将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大家讲、大家唱、大家演、大家写、大家画等形式,实现奥林匹克知识的广泛传播和普及。通过规模大、档次高、影响广的主题活动,在全社会持续掀起参与奥运宣传奥运的热潮让北京奥运成为全国奥运,让人文奥运成为人民奥运。而在这其中,作为中华文化和历史代表,书画艺术又将是一项重要内容。 而云峰,不仅是活动发起方的一员,活动中更有他所钟爱的书法艺术,可以预见,云峰会更加忙碌,不为别的,仅仅为了他所钟爱的书法。

 

序言

本文为《云峰书法作品集》序言,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常言道字如其人,说的是人与字的气韵合一。初见云峰先生便得到印证。神采奕奕,谈笑风生,举手投足间竟然没看出来已是将近八旬的老人。

云峰先生在书法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颇有造诣,作品继承传统,对书法各派均有涉猎,尤以行楷隶篆见长,且博采众长,自成一派。有同行评价云峰的书法为 “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即雅俗互见,又不乏气势灵动”。云峰先生认为,学习书法既要入 “法”更要出“法”。 他所说的 “法”即前人总结的方法、规则。云峰先生说,书法在隋唐以前,只有少数的书法家撰有写字经验的文字流传于后世,却很少有系统的“法”方面的理论。而学习书法,首先要掌握的就是这个 “法”。那通过什么办法来取得呢?办法有两条:一是认认真真向古代和现代的优秀作品学,一是向老师、同行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选范本起点要高,一定要选古今大家的代表作和历代著名的书法碑帖,古人所说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就是这个道理。 在从入 “法”到出“法”的游历中,云峰的书法艺术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云峰先生认为,不少人练习书法很努力,但收效不大,这主要是方法存在问题。他认为学习书法,需从笔法、墨法、字法、章法、风格、气质、气韵等多方面考量。在书法界,对于从哪一种字体入手学习,历来主张不一。有人认为,从楷体入手好,楷书为立,行书为走,草书为跑,先学立,后学走,然后再学跑合乎规律;还有人认为,从隶书入手为佳,从隶书入手在笔法上即可学到 “篆法”这个讲究中锋紧裹的正宗笔法,又可以学到作为后来各种新笔法的变化之源的波折和出锋之法。 对于这些争论,云峰先生认为,因人而异,都可以成功,掌握好各书体的结构和特点才是学好各书体的关键。对初学者来说,采用 “九朽一罢”法,就是按照章法的要求,先写个小样,一再修改,最后定稿,再将其稿正式移入宣纸上。这种方法,比较严谨,尤其大幅作品很少出废品。

云峰先生的作品不仅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屡次获奖,还被很多人作为礼物赠与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贵宾,被中外友人收藏。中国城市论坛奥运大讲堂在奥运会主会场所在地朝阳区开坛,特请云峰题写了奥运大讲堂坛匾。

云峰先生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曾任大学教授,现任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名人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书画研究院院士、北京名人书画院高级院士。虽是功成名就,但云峰先生壮心不已,对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热情不减当年。

可以预见,以其老骥伏枥之心,云峰先生会更加忙碌,不为别的,为了他所钟爱的书法艺术,为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当然,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翘首以盼。

                                                               二〇一一年四月



   上一页   1   2   3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