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认为,学习书法既要入 “法”更要出“法”。 云峰所说的 “法”即前人总结的方法、规则,云峰说,书法在隋唐以前,只有少数的书法家撰有写字经验的文字流传于后世,却很少有系统的“法”方面的理论。发展到唐朝把写毛笔字作为一种考取功名的途径,于是书家辈出,虞、欧、颜、柳等都分别出现在唐的初、中、末三个时期,这时候楷书便达到成熟的阶段,于是理论著作出现了,“法”也就产生了。 而学习书法,首先要掌握的就是这个 “法”。那通过什么办法来取得呢?办法有两条:一条是认认真真向古代和现代的优秀作品学,一条是向老师、同行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选范本起点要高,一定要选古今大书法家的代表作和历代著名的书法碑帖,不学二、三流的,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就是这个道理。 在从入 “法”到出“法”的游历中,云峰的书法艺术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不仅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屡次获奖,还被很多人作为礼物赠与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贵宾,被中外友人收藏。 在家里,亲朋好友们都称云峰为 “老爷子”,虽然已进古稀之年,但云峰先生壮心不已,对中国书法的发展热情不减当年,他以弘扬传统、光大国粹、教书育人为己任,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书法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上。 云峰教授学生练习书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80年代,1982年,他所在的大学的离休干部们成立了老干部书法协会,云峰成为协会的第一任老师。
云峰作品
云峰作品
在此后的岁月中,和云峰学习书法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甚至和学生们一起做起了水墨画,如今,云峰不仅成为了书法大家,甚至他的国画也颇有造诣。 20多年来,云峰所教授的学生遍及政界、学界等各个领域,至今已是芬芳满园,桃李无数。 除了写字,云峰的另一大爱好就是静坐,在静思冥想中,云峰悟出书法的最高境界,也总结出学习书法的很多理论。 云峰认为,喜欢和练习中国书法的人很多,但有成就的不多,不少的人练习书法很努力,但收效不大。这不仅是练习者个人的悟性问题,更主要的是练习的方法存在问题。 在书法界,对于从哪一种字体入手学习,历来主张不一。
云峰作品
云峰作品
云峰作品
云峰作品
有人认为,从楷体入手好,楷书为立,行书为走,草书为跑,先学立,后学走,然后再学跑合乎规律;还有人认为,从隶书入手为佳,从隶书入手在笔法上即可学到 “篆法”这个讲究中锋紧裹的正宗笔法,又可以学到作为后来各种新笔法的变化之源的波折和出锋之法。 对于这些争论,云峰认为,从隶书入手不失一条近路,但因人而异,走别的途径也可以成功,掌握好各书体的结构和特点才是学好各书体的关键。对初学者来说,采用 “九朽一罢”法,就是按照章法的要求,先写个小样,一再修改,最后定稿,再将其稿正式移入宣纸上。这种方法,比较严谨尤其大幅作品很少出废品。 如今,云峰离开大学,到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名人书画艺术委员会担任副主任,他也随之突破象牙塔,到更加广阔的领域普及他所钟爱的书法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