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3日,中国兰溪市一位村民在建房时意外挖出许多银元。银元正面是一只雄鹰,张着翅膀,嘴里叼着一条蛇,伫立在一棵从湖水岩石中长出来的仙人掌上,边缘上方有一行外文“REPUBLICA MEXICANA”,另一面写着“1882”。据考证,这是100多年前流入中国的墨西哥鹰洋。
鹰洋一度在中国流通
墨西哥鹰洋是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19世纪末期开始传到中国,并在中国市场流通。据1910年统计,当时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元约有11亿枚,大约1/3是墨西哥鹰洋。在中国南部、中部各省,墨西哥鹰洋几乎成为主币。1919年以前,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发行纸币,都以墨西哥鹰洋为兑换标准。
记者采访萨卡特卡斯市文化局长(左1)、旅游局长(右1)和公关新闻主任(右3) 邹蒙蒙摄
记者在萨卡特卡斯的采访,就是从这个城市的铸币厂开始的。铸币厂建在老教堂附近,早已废弃,现在陈列着不同时期、不同版别的墨西哥鹰洋展品,墙上也都是描绘当时鹰洋图案的绘画,旧时的铸币机器静静地坐在室内,不由得不让人想象当年铸币的情景。
由于不同的造币厂、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字母变位,墨西哥鹰洋有500多种版别,萨卡特卡斯版鹰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据萨卡特卡斯退休工程师Luis Flores(路易斯)介绍,当时在中国流通一种来自墨西哥的银元,它的一侧印有太阳的图案,另一侧印有老鹰的图案,被称为鹰洋。有一段时间,墨西哥曾将老鹰的图案改成天平,但当时的中国人不喜欢天平,于是墨西哥又重新把图案改回了老鹰。
据说,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上世纪70年代访问中国的时候,毛泽东主席曾经送过他一套在中国流通过的墨西哥鹰洋。
墨西哥中部历史名城
萨卡特卡斯市是萨卡特卡斯州首府,距首都墨西哥城西北700千米,是墨西哥中部历史名城。该城始建于1546年,是墨西哥历史上著名的采矿业和宗教中心。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萨卡斯卡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街头观光车,可以为游客铸造旅游银币 唐书彪摄
萨卡特卡斯城依地形建造而成,许多教堂、戏院建筑上都布满了华丽的浮雕和花纹。它们既有欧洲风格,又有墨西哥独特的味道。建于1730年到1760年之间的大教堂占据了城的中心,教堂正面是巴洛克风格式建筑。1834年的戏院、1886年的大市场和20世纪早期的总督府,更为这座城市涂抹了亮丽的色彩。
拉斐尔博物馆收藏了无数墨西哥民间艺术品,包括2000多张来自墨西哥各地的面具。以前的墨西哥人戴着它们跳舞或是举行某些传统仪式,这些面具静静地挂在墙上,向游人们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