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欧阳民:致力于中墨文化交流的热心人
2011-11-04 14:18 作者:本刊记者 唐书彪

欧阳民笑称,他记不得20多年来中国文化中心总共招收了多少学员,但现在该中心还有500名学员。这些学员成为欧阳民组织中国旅游团的基本客源。去过中国的这些墨西哥人,每年要在欧阳民组织下在墨西哥聚会一次,游中国的经历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欧阳民还在当地出资支持或兴办了好几所中华武术学校。欧阳民说,墨西加利已经开办了5所中华武术学校,学习者都是当地人。

  倾情研究华人移民开发史

欧阳民出生在中国。他的父亲当年跟人到墨西哥打工,娶了教他西班牙语的墨西哥姑娘。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排华,欧阳民的父亲带着他的夫人和7个儿女,回到故乡中山县。欧阳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欧阳民收集的华人文物  唐书彪摄

后来,欧阳民全家搬到澳门定居,他在澳门学习中国画,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60年代,墨西哥调整对华政策,欧阳民一家和其他一些早年受迫害而离去的华人一样又陆续返回墨西哥定居。此后,欧阳民又接受西洋画教育,他融会中西画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尤以画马见长。他在当地乃至全墨西哥的画坛名气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被下加利福尼亚州州立美术学校聘为校长。他先后在墨西哥多个城市以及洛杉矶、台北等地举办画展,每次都引起轰动。

移居墨西哥50年,欧阳民已经成为墨西卡利的文化名人,当地州长夫人、市长母亲和文化局长都是他的学生。但欧阳民念念不忘的却是对华人移民史的研究,他出版的西文专著《沙漠之龙——墨西哥下加州华侨沿革史略》,成为墨西哥华人后代缅怀先辈的重要史料。

在从墨西卡利前往蒂华纳的路上,欧阳民不停地向记者讲述当年华人移民墨西哥的艰辛和磨难。他说,以前华人需要经过27天的跋涉才能从墨西哥西海岸穿越沙漠到达墨西卡利,通公路以后开车只要两个多小时。他指着公路边一片沙漠中的一座光秃秃的石山,对记者说:“这是中国人山。” 1908年,一群华工从墨西哥索诺拉州乘船渡过加利福尼亚湾到墨西卡利谋生,途中遇到这大片的沙漠,许多人没有熬过去,永远地留在了这片荒芜之地。

 
欧阳民收集的华人文物  唐书彪摄

在下加州自治大学博物馆,欧阳民指着一幅华人先民种植棉花的旧照片告诉记者,当年最早到达墨西卡利的中国人是受雇于美国红河开发公司的一批广东籍劳工,他们利用科罗拉多河引水渠引来科罗拉多河水,在墨西卡利开垦棉花地。当时墨西哥北部一带干燥炎热,万里黄沙,只有顽强的剑麻与仙人掌才能存活。几乎每开垦10万平方米的棉田,就有一名华人劳工死去,但墨西卡利却因为盛产棉花而逐渐富裕起来,棉花成为该市的象征之一。到1918年,墨西卡利几乎成了一座中国城,在这里生活的华人有35000多名,而墨西哥当地人只有3000多人。此后世事变迁,墨西哥调整政策,红河开发公司被迫关闭,当地的华人也开始从农业转向经营餐馆、鞋店、公司等行业。目前,华人在墨西卡利经营130多家中餐馆,还开办大型超市、成衣批发中心、中国食品批发中心,也有侨胞经营货币兑换业务以及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中餐已经成为当地美食,记者在墨西卡利和蒂华纳期间,曾在龙楼酒家、敦煌酒家等多家中餐馆就餐,发现就餐者多数都是当地人。据说,现在的华人企业为当地解决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