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时讯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对接成功 胡锦涛致电祝贺
2011-11-03 09:16

中国网讯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消息,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正在法国出席20国集团峰会的胡锦涛同志专门发来贺电。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于3日1点30分左右展开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包括空间交会对接轨道设计技术、轨道交会控制技术、对接机构设计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测控技术等。广泛用于空间站、空间实验室、空间通信和遥感平台等大型空间设施在轨装配、回收、补给、维修以及空间救援等领域。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欧洲的ATV和日本的HTV在交会对接技术方面分别得到了美国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

中国首次交会对接为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对接目标飞行器为天宫一号,追踪飞行器为神舟八号飞船。

9月29日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是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实验舱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前端安装被动式对接机构,可与飞船实现对接。资源舱为空间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

神舟八号飞为改进型载人飞船,沿用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全长9米,舱段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千克。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主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对接机构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后可形成0.8米的航天员转移通道。

交会对接全过程大致分为远距离导引、自主控制、对接等三个阶段。

远距离导引段是指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到飞船远距离导引终点这一飞行阶段。主要飞控工作是通过5次轨道控制,使飞船在预定时刻到达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远距离导引终点),控制飞船与目飞行器建立相对导航。

神八发射升空后进入到与天宫一号1万公里的距离,之后便进入与天宫一号远距离导引阶段。地面对两个飞行器的飞行轨道进行测量,让两个飞行器相对接近。地面人员根据两个飞行器之间的轨道偏差来完成神八变轨,经过若干次的轨道修正,让神八逐渐接近天宫一号。在相距约50公里时,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就能彼此通过敏感仪器和通讯设备寻找到对方,此时交会进入双方自主控制阶段,互相寻找、逐渐接近,这是交会对接最难的阶段之一。

自主控制段经历寻的、接近和平移靠拢三个阶段,神舟八号飞船自主导航控制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需两个半小时。

对接段是从两目标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到锁紧这一飞行阶段。对接段要完成接触、捕获、缓冲与校正、拉回和锁紧等五个过程,最终实现两飞行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