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男人的第二空间大都是虚拟地存在于个人手机、电脑中,除了家庭、工作的环境空间以外,其实所有男人都需要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哪怕只有几平米的,可以读书、思考、发呆的地方。”杨卫民把自己位于宋庄的工作室称作男人的第二空间,在这里他感到最大的自由和满足,这里有足够的书可以读,几百本书堆满几个大书架,布满了一面墙壁,这里还有杨卫民为之痴迷的雕塑,北齐、唐、宋各个朝代几十尊大小造像布满房间各个角落,俨然一个古代雕像的博物馆。
杨卫民
杨卫民曾任一家杂志社的摄影师、美术编辑,不过早已辞职。当被人问及辞职的原因时,他的回答是“把理由去掉”。他说:“我发现,在机关里工作的大多数人往往是为别人而活的,比如:别人升职成为自己郁闷的理由,自己升官又成为自大和骄傲的理由,而最常见的是看见周围的人和自己一样平庸一生是安慰自己的理由,而突破混沌,独自一人,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就没有理由了。”
宋代力士残像
弥勒坐像
明代观音像
离职后,杨卫民便开始了他的“无理由”生活,杨卫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周游世界,而他周游世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参观世界各地各大博物馆的馆藏雕塑,谈到这段经历杨卫民说道:“喜欢美术,喜欢雕塑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很自然的事情。出国考察博物馆的最初目的就是学习,也是好奇,想为一些问题寻找答案:比如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文物流失在海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外国考古学家、探险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探宝,他们为什么会对中国的如此文化痴迷等等。”
多年的游历让他大开眼界:“没有想到现存国外的中国雕塑数量如此之多,而且极其精美。欧洲各大博物馆中,中国雕像往往被摆在展厅显著位置,现场灯光布置讲究,尽显东方雕塑之美,展览效果极其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