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重逢”:“电音三太子”、《保庇》大陆暴红
“咬着奶嘴、溜着滑板、跳着劲舞”的“电音三太子”最近在两岸文化交流的舞台上频繁亮相,赢得无数掌声。2011年盛夏之际,它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一场“邂逅”更是让其在大陆瞬间暴红。
“电音三太子”是一种结合现代电子音乐与中国传统民俗人物哪吒的台湾本土庙会活动项目。表演时,哪吒三太子大神像在电子音乐伴奏下随之舞动,并做出“咬奶嘴”、“溜滑板”等“顽皮”动作,深受岛内民众喜爱。
北京台湾文化商业区内,由金吒、哪吒、木吒(从左至右)组成的电音三太子为开街助兴。
继亮相上海世博舞台后,“电音三太子”又与大陆民众“重逢”了。2011年7月12日,“电音三太子”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活动中,胡锦涛主席与“电音三太子”亲切互动,胡锦涛主席首先称赞它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随后,还一时兴起,在王彩桦演唱的《保庇》乐曲伴奏下,学着三太子摇摆双手,并与表演者击掌互动。
胡锦涛主席的此番亲民之举,让台湾舆论异常兴奋。岛内媒体纷纷大幅报道此事,并将这解读为展现亲民、尤其亲身贴近台湾本土民俗作风的举动,认为这充分显示大陆从基层到高层都愿意理解并接受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将给两岸人民留下一个美好而又期待的遐思。
当然,胡锦涛主席的喜爱更是让“电音三太子”在大陆的知名度一炮打响。瞬时之间,大陆的网站、报纸都在讨论着这种新颖的民俗表演形式,大家对于这种来自宝岛的艺术非常喜爱,甚至还有网友呼吁为“电音三太子”伴唱《保庇》歌曲的台湾歌手王彩桦能够来“春晚”舞台献艺。
人们期待,来自宝岛的“电音三太子”今后能够更多地亮相于大陆表演舞台,用它那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表演方式为两岸同胞带来欢乐的同时,更好地推动两岸文化创意活动交流。
“诗人重逢”:余光中续吟《乡愁》
春暖花开的时节,泉州乡亲们又与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重逢”了。4月22日,余光中回到他的故乡泉州,参加泉州华光学院新校区“文化名人村”奠基。活动现场,余光中为《乡愁》这首经典名作续写了第五段,诗人这样写道:
“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来那头……”诗句反映,在余光中心中,两岸已有很多“桥梁”连接,通过这些交流之“桥”,两岸同胞已能互通往来,并在来往中缓缓释解乡愁。
回想起诗人上世纪70年代初创造《乡愁》时的情景,不由对两岸之间的变化为之感叹。当年的余光中还居住在“冬季飘雨”的台北,那时的他担心有生之年都不能回到故乡,于是无限怅惘之情油然而起,写就了这首著名诗篇。然而,时光的年轮向前推进40多年后,“乡愁”也有了甜甜的味道。这时诗人虽已白发苍苍,但回乡的阻隔完全消除,诗人的怅惘也渐渐变淡,取而代之的是对两岸交流蓬勃发展的欣慰与期待。这时,诗人续吟《乡愁》,已是满含对两岸文化交流能够继续扮演同胞心灵沟通之桥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