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清末翰林蔡元培与辛亥革命
2011-10-12 17:07 作者:沪新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毕生提倡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为中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多年以来,上海希尔顿酒店门前的马路上车来车往,人流熙攘。在华山路和常熟路的路口,有一座蔡元培半身雕塑,雕塑上刻着毛泽东的题词“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在内地的最后一处居所,就在华山路303弄的老住宅区里。一楼可以参观,二楼还住着蔡元培先生的后人。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25岁中进士,27岁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帝师翁同曾称赞他是“年少通经、文极古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旧学根基深厚、代表封建时代最高学术成就的翰林,却主动参加革命党,去革封建王朝之命,自唐代设立翰林开始到清代结束,1200多年来,也只有蔡元培一人而已。

74年的人生历程,蔡元培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侄曾孙、近代思想史专家蔡建国告诉记者,“一个具有旧学根底很深的这样一个知识分子,他具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意识,这个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想,在当时没有人告诉他,你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的情况之下,他至少能够明辨是非,有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以及政治的判断力,他认为清政府的这个统治,必须得推翻,这是他的一种强烈的时代意识。”

 
上海蔡元培故居

戊戌变法失败后,蔡元培弃官南下,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0年,他来到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

1900年的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十分特殊。它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对外口岸和经济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商场”,又有当时中国最大的“洋场”,也是当时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其独特的地位和环境使它长期成为近代中国新文化的首要发源地和许多变革潮流的重要策源地。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