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周刊》 2011.9.6
“7·23”温州动车事故过后,铁道部门广受诟病,“打破铁老大垄断”、“引入民资”的呼声又开始高涨,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两广地区深处,一条仅有75.42公里的铁路——罗岑铁路,早在2006年就吃了“民营铁路”的第一只螃蟹,并且正承担着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铁路行业的试点重任。
罗岑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响应铁道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建设的铁路。尽管有红头文件保驾、民资早早介入,其建设依然遭遇了一波三折,工程投资总额从最初的9.93亿元,上调到目前的26.61亿元,建成通车日程却从2009年一再推迟,目前仍无准确时间表。
在全国铁路系统都负债严重的大背景下,罗岑铁路的命运如何,取决于铁道部门与民间资本间博弈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