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的一场大旱,却在不经意间急坏了广东。眼见云贵等地输粤的电量被硬生生拉出了“千万”等级的缺口,广东的能源多元化之路可说是“迫在眉睫”。
此时此刻,近日刚刚顺利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专家评审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简称《规划》)拉开了广东海上风电建设的大幕。根据规划,广东近海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达千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90亿度。
在沿海省份海上风电开发的启动上,广东不是最早,但却是规划开发最有序的,“《规划》同步开展了输电规划研究,为海上风电开发明确了市场条件。同时,与各沿海地市及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扎实,场址论证依据充分,各项技术研究与前期工作同步开展,是目前全国沿海海上风电规划中工作最全面、编制得最好的报告。”这是来自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的评价。
透过这份规划,可以看到广东正在探索海上风电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的路子,不仅为沿海风场资源的集约利用提供了可能,更为广东打造一条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设计,到安装,再到装备制造,广东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也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储备,这无疑将助力海上风电相关产业成为广东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业内人士看来,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的打造或将成为整个广东海洋开发战略的“急先锋”。
目前,受省发改委委托,花了两年时间,投入两千多万元,由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电力设计院”)负责编制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已经进入了最终的报送、批复阶段。首批推进的阳江海陵岛、珠海桂山、湛江外罗三个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铺开。(转自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