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直飞北京,2小时45分钟即可到达。从北京去山西的硬卧火车票,是好友排队买来的。大陆的火车比台湾长很多,每车通常挂15个车厢,站在车头看不到车尾。就这样,火车把我从北京载到大同,开始了我的西行之旅。
“真容壮阔”的云冈石窟
清晨5点多,我们出了大同火车站,晨光微露,但色彩显得阴郁。我注意到车站上“大同站”三字,用的是魏碑字体,这隐约提醒了此地曾在南北朝时期作为北魏的首都。果然,不久我们就看到了“魏都大道”的路名。
7点半,简单吃过早餐,拦了一辆车,只花半小时,我们就到了云冈石窟。石窟的山下,有一条河,旁边有一个晋华宫煤矿。据司机说,这是山西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矿场,很多老外前来参观。一般游客可在矿场人员带领下,进入矿坑50米处。老实说,我对矿坑充满好奇,如果门票不贵,我也很想进去看看。
王思迅在农家院里
后来又听石窟的解说员说明,才知道山下原有108国道,往来都是运煤卡车,十几年间,煤尘飘落在石窟雕像上。前几年,为了维护古迹,这条路改线了,绕去别处,以后落尘就减少了很多。
云冈石窟的门票是人民币130元,折合新台币约600元,其实很不便宜。说起云冈石窟,我也是三四个月前在台北听阿城演讲,才对这里巨大的石刻佛像稍有认识。
云冈石窟的佛像大约是1500多年前,也就是南北朝时的北魏,由文成帝拓拔浚命僧人昙曜负责开凿,大概经过十几年时间,完成了现在编号16到20这五窟,被称为“昙曜五窟”。这五窟的特别之处就是每一窟的主佛依序就是北魏开国到文成帝为止的五个皇帝。继昙曜之后,北魏其他皇帝继续在此修建石佛,又花了二三十年,才完成今天的规模。
当初昙曜选择在云冈造石佛,主要是这里的石壁体积比较大,整片绵延超过一公里,而且这里的岩石属于沙岩,质地较软,容易施工。当然,施工容易的沙岩,风化受损的情况也比较严重。
据解说员说,当初凿洞,是由上往下挖,这可省去搭架的麻烦。举例来说,假设山体有十楼高,工匠先要设想好大佛要凿多大。假设有五楼高,他便从五楼高的地方开凿一洞口,然后往里凿出洞室。凿出洞室后,工匠便开始经营大佛的面部造型。之后慢慢往下挖,挖到三四楼时,开始经营佛身,多余的石头仍从五楼的洞口送出。挖到一二楼时,就可以开凿大门,与外相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