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为残疾人打开通往幸福之门
2011-09-05 13:58 作者:文/本刊记者 李五洲 图/陈 博

这缘于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除了上面提到的各个方面之外,创立大规模的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高等院校相结合的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体系,以及由各级政府与残联机构相互支持和配合的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则是残疾人就业的有力保障。

目前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达2.9万名,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达到3094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过去5年期间,共有496万城乡残疾人得到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每年约有5000名残疾人学生进入了普通的高等学院学习,他们之中不乏硕士生、博士生。

 
剪纸获奖作品

地方政府对残疾人、残疾大学生就业还有了专门支持。就拿北京市来说,有专门的政策来鼓励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院长许家诚用3个数据来说明:2008年的时候北京聋人的就业率提高到了71.7%,2009年提高到88.39%,2010年达到了91.50%。“去年这个数据实际上是相当高的。背后实际上是有一些政策原因在里面做支持,这是因为国家按比例就业政策。安置多了的话,国家还给一些奖励。”许家诚说。

黑龙江对残疾人就业的帮扶非常实在。据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劳服中心的许玉环说,劳服中心主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同时也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如果有残疾人想开店创业,他们可以帮助残疾人租铺面,并提供2000元启动资金。

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推动残疾人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还以盲人就业为例,据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协副主席李伟洪介绍,拓宽盲人就业渠道一直是中国盲协的工作重点,除了为盲人开发按摩、钢琴调律、呼叫服务岗位之外,最近又重点开发了心理咨询岗位。“中国盲协这几年和就业指导中心已经共同培训了三四百人,而且有近100人已经通过了心理咨询师二级和三级的考试。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盲人走上了心理咨询的岗位。”李伟洪说。

从今年5月开始,中国又启动了一项城镇百万残疾人就业工程,通过实施该工程,未来5年,全国城镇每年残疾人实名制就业将新增20万人,将为更多的残疾人打开通往幸福之门!



   上一页   1   2   3   4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