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高墙内的孝文化
2011-09-02 14:34 作者:文/本刊记者 周畅

未管所副所长蒋建军回忆说:“当时, 在场人员哭声一片。监狱是所特殊的学校,孝教育就是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曾经给他人、社会造成的伤害,然后积极改造,重获内心的安宁。”

周先斌解释说:“洗脚是具体的行动,是孝的生动体现。小事并不小,对于高墙内的服刑人员,亲情是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他们新生信念的最后底线,更是激发他们改造热情、重塑人生的力量之源。”

21岁的杨某,被判12年徒刑,曾经自暴自弃,自伤自残4次,被关禁闭3次。每次父母来看他,他都会要钱。一次因为只给了200元,杨某竟然把父母撵走。然而,通过孝教育,杨某开始变了。“父母头发都白了,40多岁看起来像60多岁。他们操劳了一辈子,从你这里又得到什么?我从小长大也没有给父母洗过脚,那是第一次。有些人会说,服刑怎么尽孝,其实积极改造是真孝。”

2009年10月20日,琴断口监狱举办了一场“爱与孝顺”主题活动。

“妈妈,20年前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幸福的童年。20年后,我却带给了您委屈,成了您的心病和永远的牵挂,在我无法陪伴您的日子里,我越来越觉得这份亲情的可贵,我天天祝愿妈妈平安快乐。我唯有积极改造,多多减刑,早日新生,才对得起亲人无私的爱。”当服刑人员沈某发自内心朗诵这首自编的给母亲的诗,“当我失去自由,才知道自由的珍贵。当我失去亲人和朋友的时候,才懂得亲情和友情的珍贵。亲爱的妻儿,我的迷途给你们带来了深深的灾难和苦难,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我真万分惭愧。最近监狱开展‘服刑人员孝文化教育’活动,激发了我们改造热情,我一定发奋努力,争取早日获得自由,回到你们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一句句真情在人们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服刑人员和亲人紧紧相拥,眼中充满泪水。

有益的尝试

湖北服刑人员孝文化教育正式实施3年中,两次受到国际孝文化研讨会的关注,被认为这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湖北省汉阳区琴断口监狱举办“爱与孝顺”主题活动

在中国,许多地方也开始进行孝文化教育。山东济南一中、浙江东阳二中、上海二中等学校把孝顺父母作为一门课程,规定父母生日、“三八”妇女节及每周末为学生的“孝顺日”。南京市教委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中小学孝顺日”,并列为全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立法方面,《财产继承法》、《民法》中都充实了“孝”行条款,甚至专门立法如《亲子关系法》、《父母赡养法》等“孝”法。

孝文化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也受到质疑。华中科技大学曾经对“大一”新生布置了一项暑假思想品德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当时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这是一次思想教育的最好实践,反对者认为这是虚伪的做秀。其实,更早前《给妈妈洗脚》的一则公益广告被称感动了亿万观众,还获得公益广告奖。

四川律师李宗发向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上书,提出专门立一项地方法即“孝法”,并把孝顺父母作为考察、录用公务员的先决条件。甚至,南方某村把封建时期的二十四孝塑成雕像。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肖群忠认为,孝道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不可能也不能够再成为传统社会那样的首德地位。但同时我们看到,中国社会毕竟处于一种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之中,家庭仍旧是中国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仍然会长期受到中国人的重视,因此,作为家庭道德的孝仍然有其合理性,况且,它长期作为传统社会的首德,在中国百姓中的影响还是常常深入人心。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